“梅州帮”是广东政坛历史上以地域为纽带的非正式官员群体,其核心特征包括地域关联性、政治生态的复杂性以及部分成员的违纪违法问题。 这一群体因多名梅州籍或曾在梅州任职的官员密集落马而引发关注,其背后折射出地方政治生态治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梅州作为客家人聚居地,历史上以崇文重教著称,涌现过叶剑英等杰出人物。但近年来,部分梅州籍官员如万庆良(广州市委原书记)、李嘉(珠海市委原书记)、刘志庚(广东省原副省长)等因贪腐被查处,形成“塌方式腐败”案例。例如李嘉在梅州主政期间,通过工程承揽、土地出让等非法2000万元,最终被中纪委定性为“两面人”。
该群体的形成与地域文化中的宗族观念有关。梅州籍官员在晋升过程中存在相互提携现象,如万庆良与李嘉曾在共青团系统共事,后分别主政广州、珠海并形成利益联盟。2011年广东换届期间,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林存德受贿案曝光,牵出多名通过“买官”进入梅州帮体系的官员,进一步凸显系统性风险。
其对政治生态的破坏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形成“小圈子文化”,如李嘉在珠海任内拉拢亲信组建利益集团;二是干扰正常人事选拔,朱泽君等通过非组织活动谋取职位;三是滋生经济腐败,北海“梅州帮”涉黑团伙甚至通过暴力手段垄断赌场经营,最终11人获刑。
当前梅州已展开系统性整改,新任领导班子强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苏区振兴与生态建设。这一案例警示:地域纽带不应异化为权力寻租工具,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强化异地交流制度才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