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感湖管理区是什么级别

​龙感湖管理区是湖北省黄冈市下辖的县级行政管理区,具有与县(市)同等的行政级别​​,由黄冈市委市政府直接管辖,并行使县级党委、政府职能。其前身为省属国营龙感湖农场,1996年改制后成为市级派出机构,2019年获批设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兼具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重使命。

  1. ​行政定位与历史沿革​
    龙感湖管理区成立于1996年黄冈撤地建市时,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被授予县级行政管理权限。2005年全省农垦改革后,黄冈市明确将其视同县(市)级单位管理,赋予完整的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权。其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营龙感湖农场,历经多次改革后形成“管理区+农场”的复合体制。

  2. ​经济与产业特色​
    管理区以现代农业、纺织产业和新能源为支柱,打造“百亿纺织、百亿智造、百亿农旅”产业目标。拥有中部地区最大的化纤纺织基地,年产值超24亿元;同时依托6.6万亩“虾稻共生”生态农业,成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近年重点发展风电、热电联产等绿色能源项目,推动循环经济转型。

  3. ​生态与区域优势​
    毗邻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区将生态保护纳入核心战略,累计投入9亿元治理污染,建成“冬季看天鹅”的生态旅游品牌。区位上扼守鄂赣皖三省交界,沪渝高速贯通全境,2小时可达武汉、合肥、南昌,兼具交通便利与跨省协作潜力。

  4. ​社会治理与民生发展​
    下辖7个办事处、56个生产队(社区),城镇化率达5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领先,教育医疗体系持续优化,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

作为黄冈市“一极两区三城”战略的重要节点,龙感湖管理区正以县级行政效能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循环经济样板田”建设,其独特体制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湖北11月气温一般多少度

​​湖北11月气温一般在10-20℃之间,​ ​ ​​早晚温差较大​ ​,​​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高温或低温​ ​。具体来看: ​​平均气温范围​ ​:全省11月平均气温多在15-18℃之间,但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气温普遍偏高1-3℃,例如2024年11月平均气温达16.5℃,较常年偏高2.5℃。 ​​地域差异明显​ ​:平原地区如武汉白天可达17℃,夜间降至8℃;山区(如神农架)气温更低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最低温度是零下多少度

​​湖北历史最低温度可达-18.1℃,极端低温多出现在鄂北山区,如随州、房县等地曾录得-12℃以下的极寒记录。​ ​ ​​极端低温纪录​ ​:湖北最低气温的官方历史纪录为1977年1月30日的-18.1℃,这一数据出现在武汉。其他极寒事件包括1969年的-17.3℃和1956年的-14.9℃,均发生于大寒节气前后。 ​​区域性差异​ ​:鄂北山区(如随州、房县、郧西)是低温频发区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过年温度大概多少

湖北春节期间的温度受地理位置和天气系统影响较大,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气温范围 最低气温 1月(最冷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极端最低可达-4℃至-2℃。 除夕至初二: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反弹至-1℃至1℃,但初二后受冷空气前锋影响转小雨,气温略有回升。 最高气温 1月下旬至2月中旬: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显著回升,最高气温可达20℃至27℃,部分城市(如武汉)除夕最高温约18℃。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三月份温度大概多少度

湖北三月份的温度范围及特点如下: 一、整体温度范围 全省平均气温 2020年数据显示全省平均气温为7℃~17℃,2024年预测全省大部为10~12.5℃,2025年3月上旬受寒潮影响,全省平均气温曾骤降至2℃左右。 昼夜温差 夜间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需穿风衣、羽绒服等保暖衣物。 二、区域差异 高温区域 江夏、东西湖、洪山、蔡甸 :白天平均气温可达18℃,属于省内高温区。 低温区域 黄陂

健康知识 2025-04-12

黄石冬天最低气温多少度

根据黄石市气象台发布的信息,黄石市冬季最低气温情况如下: 极端低温记录 历史最低温度曾达-18.1℃(1977年1月),但这一数据来源权威性较低。 常规低温范围 平均低温 :冬季平均气温为4℃~12℃,夜间平均4℃,白天平均12℃。 常见低温 :多数资料显示冬季最低气温多在0℃左右,但受寒潮等极端天气影响,最低气温可降至-3℃以下。 穿衣建议 建议穿着防风外套、毛衣、风衣等保暖衣物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黄石一年最低气温

根据黄石市气象数据,该市一年中最低气温出现在1977年1月26日,当时记录到零下18.1℃。这一极端低温事件是黄石冬季严寒天气的典型代表。 补充说明: 冬季气温范围 黄石冬季平均气温为4℃~12℃,夜间低温常降至4℃以下,需注意防寒。 极端低温影响 极低气温导致湿冷天气,市民需穿防风保暖衣物,且当地冬季不集中供暖。 历史低温对比 黄石历史最低温(-18.1℃)与全年平均气温(13℃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黄石冬天一般多少度

湖北黄石冬季气温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整体呈现冬冷夏热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一、气温范围 平均气温 黄石冬季(12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为 4℃~18℃ ,其中: 白天平均气温约 18℃ (1月平均3.9℃为最低,7月最高29.2℃); 夜间平均气温约 10℃ 。 极端温度 历史记录显示,黄石冬季极端低温可达 -18.1℃ (1977年1月),但此类低温属于极端个案。 二、气候特征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冬季气温一般是多少

湖北冬季气温受地理位置、海拔和天气系统影响较大,具体特征如下: 一、气温范围 整体情况 湖北冬季平均气温在 8℃~17℃ 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但湿冷。 昼夜温差 白天平均气温约17℃,夜间降至8℃左右,温差较大,需注意早晚保暖。 二、区域差异 北部地区 如黄陂、新洲等地,冬季平均气温约 8℃ ,极端低温可达 -7.9℃ (2025年2月)。 南部地区 像江夏、蔡甸等地

健康知识 2025-04-12

黄石在湖北省排第几

第五 黄石在湖北省的排名情况需要结合不同维度的评价标准综合分析,以下是主要结论: 一、GDP排名情况 2024年GDP排名 根据2024年数据,黄石市GDP总量为2108.96亿元,位列湖北省第9名,较2019年提升5位。这一排名反映了黄石近年来在工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绿色钢铁)方面的发展成效。 2019年GDP排名 2019年黄石GDP为1767.19亿元,曾居湖北省第二位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省黄石市冬季风速多少

黄石市冬季风速整体较低,平均风速约为每秒2.17米,属于微风范围,天气多表现为“微风”或“和风”状态。这种风速特点主要受到黄石地处中纬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同时其地形以平原为主,风速受地形阻挡较小。 冬季风速的稳定性较高,未出现极端大风天气。根据气象数据,黄石市冬季风速变化范围较小,一般在2-4级之间,且多为东南风。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冬季出行较为舒适,不易受到强风影响。 在特定天气条件下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稻谷一年种几季

湖北地区一般种植一季稻、早稻和晚稻 。以下是详细介绍: 湖北水稻种植季节 春季播种 :湖北中稻一般在4月份进行春耕,春耕结束后,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中稻播种。一般来说,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之间进行中稻的播种比较适宜。 秋季播种 :秋季播种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进行。 湖北水稻种植种类 一季稻 :在湖北地区,一季稻通常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早稻 :早稻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收稻谷是几月份

湖北省的稻谷收割时间主要分为早稻和晚稻两个阶段,具体时间因种植类型和种植制度而有所差异: 一、早稻收割时间 播种与收割周期 湖北早稻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至11月收割,整个周期约8个月。 若种植双季稻,早稻收割后需及时翻耕土地插种晚稻,晚稻在10月下旬至11月收割。 地区差异 部分早稻种植区(如江夏、枣阳)可能提前至6月下旬播种,收割时间可能延长至8月底。 二、晚稻收割时间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稻子一年几熟

湖北的水稻熟制因种植区域和品种差异较大,具体可分为以下情况: 一、主要熟制类型 一年两熟为主 湖北大部分地区以一年两熟为主,主要种植早稻和晚稻,集中在春、夏两季完成播种和收割。例如: 早稻通常在清明节前后播种,7月底至8月初成熟; 晚稻在6月下旬至7月播种,10月底至11月成熟。 部分地区一年三熟 湖北南部地区(如枝城至城陵)因积温较高,可实现一年三熟,早稻与晚稻间隔较短。 特殊区域一年一熟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水稻一年几季

湖北地区一般种植一季稻、早稻和晚稻 。以下是详细介绍: 湖北水稻种植季节 春季播种 :湖北中稻一般在4月份进行春耕,春耕结束后,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中稻播种。一般来说,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之间进行中稻的播种比较适宜。 秋季播种 :秋季播种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进行。 湖北水稻种植种类 一季稻 :在湖北地区,一季稻通常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早稻 :早稻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秋收是几月份

湖北的秋收时间主要集中在 9月至10月 ,具体可分为以下阶段: 一、主要农作物收获时间 中稻收获 湖北省江汉平原等地中稻成熟期集中在9月,目前(2023年9月)已收割超100万亩,接近总面积的3成,预计10月中旬完成全部收割。 玉米收获 玉米联合收割机自9月上旬开始投入使用,截至9月11日,全省已投入9万余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和1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覆盖南到北的广袤田野。 其他秋季作物 包括棉花

健康知识 2025-04-12

湖北是早稻还是晚稻

湖北的稻作制度以双季稻为主,一年种植两季水稻,具体可分为以下特点: 种植周期与区域 早稻 :通常在5月初插秧,7月下旬至8月收割,完成播种后需及时翻耕水田种植晚稻。 晚稻 :在早稻收割后种植,需在农历立秋前完成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收割。 双季稻的必要性 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双季稻种植制度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粮食总产量。例如,2024年早稻播种面积达189.49万亩,总产15

健康知识 2025-04-12

我老公有乙肝10年为啥我没事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染。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接触、共用餐具或拥抱等方式并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1.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通过共用注射器、输血、纹身、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造成血液直接接触。 性接触传播 :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可能导致感染,特别是存在黏膜破损的情况。 母婴传播 :婴儿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或通过母乳喂养感染乙肝病毒。 2.

健康知识 2025-04-12

为啥乙肝一般成年后才发病

乙肝病毒(HBV)感染后,通常在成年阶段才出现明显症状,核心原因是儿童时期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与病毒“和平共处”;而成年后免疫系统成熟,攻击被感染的肝细胞,导致肝炎发作。 免疫耐受期的作用 婴幼儿感染乙肝后,免疫系统将病毒视为“自身物质”,不发起攻击,形成免疫耐受。病毒长期潜伏复制,但肝脏损伤轻微,表现为无症状携带状态。 免疫清除期的触发 成年后免疫系统成熟,开始识别并清除病毒,过程中误伤肝细胞

健康知识 2025-04-12

为什么大三阳过了30就发病

​​乙肝“大三阳”并非必然在30岁后发病,但年龄增长伴随的免疫力下降、病毒活跃复制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 关键点在于:发病与年龄无直接因果关系,而是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病毒突破免疫控制,引发肝功能异常。 ​​免疫衰老是关键诱因​ ​:30岁后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减弱,潜伏的病毒可能重新活跃,导致肝细胞损伤。 ​​病毒载量积累​ ​

健康知识 2025-04-12

肝病恶变的5个征兆

肝脏疾病恶化时往往会出现‌黄疸加深、腹水突然增多、凝血功能异常、肝区疼痛加剧和意识模糊 ‌这5个典型征兆。这些信号提示肝功能可能正快速衰退,需立即就医干预。 ‌黄疸突然加重 ‌ 皮肤和眼白黄染程度在短期内明显加深,甚至尿液呈现浓茶色,说明胆红素代谢已严重紊乱,常伴随皮肤瘙痒。这种变化可能预示肝细胞大面积坏死或胆管阻塞。 ‌腹胀与腹水暴增 ‌ 一周内腹围增加超过5厘米,腹部绷紧如鼓,按压出现凹陷

健康知识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