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作为水资源调配和水利建设大省,拥有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利工程。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的著名水利工程:
一、跨省调水工程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从南阳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出发,穿越黄河、豫冀两省,最终抵达北京、天津,全长1432公里,是亚洲最长调水工程。该工程极大缓解了河南及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使河南成为水源地与受水区双重身份。
-
引江济淮工程
跨越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年新增引黄能力9.2亿立方米,覆盖河南东部地区870万人口,是江淮水系“牵手”之作。
二、省内重点工程
-
小浪底水利枢纽
位于黄河中游,是亚洲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备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多功能,年调水量39亿立方米,保障了河南及下游地区用水安全。
-
引江济淮(河南段)
作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工程,年供水量8.7亿立方米,覆盖587万亩农田,是河南省第一大灌区。
-
赵口引黄灌区二期
使河南灌区总面积增加1.8倍,年新增灌溉面积587万亩,显著提升豫东地区农业产能。
三、其他重要工程
-
袁湾水库 :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024年完成投资6.9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6%,是“十四五”首个国家级重大水利工程。
-
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 :解决40余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年供水量3.5亿立方米。
-
前坪水库灌区工程 :2023年3月31日,盾构机“水投6号”正式始发,年引水量1.55亿立方米,覆盖洛阳、平顶山5县市。
总结
河南省水利工程以跨省调水为主,兼顾省内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均衡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淮等工程为全省提供了稳定水源,小浪底等枢纽工程保障了防洪与供水能力,袁湾水库等新兴工程则推动农业现代化。未来,随着“十四五”等规划实施,水利体系将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