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和商丘
应天府这一名称在中国历史上曾指代两个不同的城市,需根据历史时期进行区分:
一、北宋时期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
地理位置
北宋初年,应天府为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是当时的陪都。
-
历史地位
-
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发动陈桥兵变后建立宋朝,应天府成为龙兴之地。
-
宋真宗赵恒于1014年正式升宋州为应天府,并迁都南京(今南京),应天府成为陪都。
-
北宋中叶(约1127年)南京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城市。
-
二、明朝时期的应天府(今南京)
-
名称沿革
明朝初期,南京被称为应天府,为首都。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仍为陪都,称“京师”。
-
历史地位
-
明朝应天府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与北京并称“南北重镇”。
-
明朝在此设立南京故宫(紫禁城前身),奠定中国封建社会都城格局。
-
三、其他说明
-
河南商丘 :
-
北宋应天府时期为宋州,后因金朝占领南京而短暂失去该名称。
-
元明时期属归德府管辖,但未再称应天府。
-
-
南京 :
- 明朝应天府后更名为南京,简称“宁”,与河南商丘的“商”形成对应。
应天府并非单一城市,而是历史上南京和商丘在不同时期的称谓,两者在北宋和明朝分别承担过都城与陪都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