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在抗日战争期间共经历了 5次大规模战役 ,具体如下:
一、主要战役梳理
-
第一次新唐战役(1939年5月1日-18日)
日军以精锐部队侵犯南阳新野、唐河、桐柏、泌阳等县,标志着全面侵华战争的扩大。
-
第二次新唐战役(1940年5月1日-23日)
日军再次攻占南阳核心区域,包括泌阳、桐柏、唐河、新野,但遭国民党军顽强抵抗。
-
第三次新唐战役(1941年1月24日-2月10日)
日军攻陷南阳及周边城市(如方城、宛城),并进犯唐河、泌阳,南阳城被沦陷。
-
第四次河南战役(1944年4月)
日军进攻南阳周边地区,包括方城、叶县、舞阳,但因国民党军队溃败,南阳失守。
-
第五次豫西南鄂北战役(1945年3月-8月)
日军以攻占老河口、西峡口为目标,最终占领南阳大部分地区,标志着中原战场的战略收缩。
二、战役特点与意义
-
规模与伤亡 :第五次战役中,中日双方投入兵力分别为7万余人(日军)和14.8万人(中国军队),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成功防御。
-
历史地位 :南阳会战(豫西鄂北会战)是抗战后期的重要战役,与台儿庄战役齐名,被誉为“毫不逊色的抗日最后一战”。
-
民族精神 :战役中中国军队展现了顽强抵抗精神,如孙连仲部在随枣会战、宛南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
三、补充说明
-
战役名称差异 :部分战役因发生地或历史表述不同,存在“第一次新唐战役”与“豫西鄂北会战”等不同称谓,但均指向同一历史事件。
-
伤亡数据 :日军在攻占南阳期间,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1939年连续轰炸方城县致400余人伤亡。
以上战役均与南阳密切相关,体现了该地区在抗战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