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脾胃损伤、惊吓
黄元御(1695-1758年)仅活了54岁,其早逝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眼病与脾胃损伤
-
眼病致失明
黄元御30岁左右因眼病失明,导致无法参加科举考试,仕途断绝。他自述“因用功过度,身体渐成重症”,其中明确提到“庸医误用寒泄药物(如大黄、黄连),损伤脾阳,导致左眼完全失明”。
-
脾胃损伤的后果
脾胃为后天之本,黄元御因药物不当导致脾阳亏虚,出现“中虚”症状。他本人亦在医案中提到“必损我寿”,此预言最终应验。脾胃功能虚弱进一步削弱了其抗病能力,为早逝埋下伏笔。
二、心理压力与惊吓
-
仕途挫折与心理打击
失明后,黄元御无法实现入仕抱负,长期郁郁寡欢。他性格愤世嫉俗,社交孤立,常独自沉溺于医学研究,这种心理状态加速了身体机能的衰退。
-
辽东王之子病情的惊吓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黄元御受命为辽东王之子诊病。面对病情,他判断“无须诊脉,此子无救”,遭王爷怒责。次日,患者死亡,黄元御因此受到极大惊吓,导致病情急剧恶化,最终去世。
三、时代背景与个人因素
-
中医理论创新与争议 :黄元御创立了“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诊病理论,虽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其中部分观点与当时主流医学理念相悖,可能间接导致其学说受限。
-
长期高强度工作 :他晚年仍坚持著书立说,如《四书集注》等,过度劳累进一步削弱了身体机能。
黄元御的早逝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理疾病、心理创伤以及时代环境的影响。他的医学成就与人生悲剧,仍为后世医家提供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