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若有怜花意”并非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其一》,而是元代诗人 李之仪 的《咏苍髯》中的名句。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说明:
-
作者与作品
该句出自元代诗人李之仪的《咏苍髯》,全诗为:
青丝白发一瞬间,年华老去向谁言。 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我是凡人不是仙,遇事只能问青天。 满堂明灯照我衰,残酒倚楼咏苍髯。 空馀物是谁住,更添怨色寄寒潭。
该诗通过“春风”与“苍髯”(白须)的意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对时光倒流的渴望。
-
创作背景
诗中“春风若有怜花意”一句,常被后世文人引用,成为表达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典型意象。有观点认为,李之仪在元代社会背景下,通过此句抒发了个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常见误区
尽管部分公众误认为该句出自李白或辛弃疾,但多份权威资料均明确标注为李之仪所作。李白和辛弃疾虽同为宋代著名诗人,但此句与他们的作品风格及创作主题不符。
正确答案为 李之仪 ,其《咏苍髯》中的这句诗通过拟人化手法,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时光易逝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