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 - 日出时间
冬至日照时间计算主要涉及白昼时长的计算,具体方法如下:
一、昼长计算公式
-
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
已知日出时间为 $a$ 时:
$$昼长 = 2 \times (12 - a) \quad \text{(小时)}$$
$$夜长 = 2a \quad \text{(小时)}$$ -
已知日落时间为 $b$ 时:
$$昼长 = b - 12 \quad \text{(小时)}$$
$$夜长 = 24 - b \quad \text{(小时)}$$ -
通用公式: $$昼长 = 日落时间 - 日出时间 \quad \text{(小时)}$$
$$夜长 = 24 - 昼长 \quad \text{(小时)}$$
-
-
根据昼弧/夜弧长度计算
-
昼弧跨经度数: $$昼长 = \frac{昼弧所跨经度}{15°} \quad \text{(小时)}$$
-
夜弧跨经度数: $$夜长 = \frac{夜弧所跨经度}{15°} \quad \text{(小时)}$$
-
二、日照时间范围
-
理论最小值 :北半球冬至日白昼最短,但实际日照时间需结合地理纬度。例如:
-
北纬30°:约10.07小时
-
北纬60°:约5.52小时
-
-
实际影响因素 :
-
地理纬度:越往北白昼越短,但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低,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少;
-
天气状况:云层、空气透明度等会减少有效日照时长。
-
三、补充说明
-
日照时数与太阳高度角
日照时数不仅与昼夜长短有关,还受太阳高度角影响。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低,地面吸收的热量有限,因此即使日照时间较长,温度仍可能继续下降。
-
建筑日照标准
设计建筑时需保证冬至日最低1小时的日照时数,间距计算公式为:
$$楼间距 = \frac{楼高}{112} \quad \text{(米)}$$
以上方法可综合用于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但需注意地理坐标和当地气候对日照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