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是指江河湖泊水位明显上涨的时期,通常由集中降雨或冰雪融化引发;枯水期则是水位持续偏低的阶段,主要受降水减少影响。 两者是自然水文循环的关键周期,直接影响水资源利用、生态平衡及防洪安全。
汛期的特点
- 成因:季风降雨、台风或季节性融雪导致水量激增,如长江流域主汛期为6-8月。
- 表现:河道流量骤增,可能引发洪涝,但也是水库蓄水、补充地下水的关键期。
- 影响:需加强防洪调度,同时为农业灌溉提供充足水源。
枯水期的特点
- 成因:长期少雨、蒸发量大或上游来水减少,如北方河流冬季易现枯水。
- 表现:水位下降至常年低位,部分河流甚至断流,航运与发电可能受限。
- 影响:需统筹节水措施,保障居民用水,避免生态恶化。
总结
汛期与枯水期交替构成水文年循环,科学监测和调控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优化资源分配。公众需关注气象预警,合理规划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