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是否还冷?关键结论是: 春分后气温总体回升,但仍有倒春寒风险,需根据地域和天气变化灵活应对。北方冷空气活动减弱但未完全结束,南方升温更快但昼夜温差大,农谚“春分不分冷飕飕”提示寒潮可能延迟退场。
春分是昼夜平分的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后北移,北半球热量增加,理论上严寒消退。但气候受大气环流影响,若冷空气持续南下,可能导致“春分不分”现象,即寒暑未按预期交替,引发倒春寒。例如,2025年春分与春社日重合,传统认为这种特殊天象可能加剧天气波动,需警惕低温反复。
昼夜温差是春分后的典型特征。北方日均温升至0℃以上,但早晚仍凉,需“春捂”;南方气温常达10℃-15℃,但阴雨与晴热交替频繁,易引发感冒。农事上,北方需防小麦冻害,南方需避水稻烂秧,均体现“稳中求暖”的应对策略。
总结来看,春分标志着气候转折点,回暖是大趋势,但防寒不可松懈。建议关注实时天气预报,适时调整衣物,农民需延迟播种至气温稳定,避免倒春寒损失。自然规律与人为观察结合,方能平稳度过春分多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