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通常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到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气温显著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民间有“迎夏”“称人”等传统习俗。
立夏的气候特点
- 温度上升:立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南方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高温天气。
- 降水频繁:暖湿气流活跃,江南、华南等地进入“龙舟水”集中期,北方雷阵雨增多。
- 日照延长:白昼时间明显增长,北方地区日照可达14小时以上。
立夏的农事活动
- 春播作物管理:水稻插秧、玉米播种进入关键期,需注意排水防涝。
- 夏收准备:冬小麦开始灌浆,江淮地区需防范干热风。
- 病虫害防治:高温高湿易引发稻飞虱、蚜虫等虫害,需提前喷药。
立夏的传统习俗
- 吃立夏饭:江南地区用豌豆、糯米等煮“五色饭”,寓意五谷丰登。
- 斗蛋游戏:儿童将熟鸡蛋装入彩网相互碰撞,寄托健康愿望。
- 称体重:古人认为立夏称重可防“疰夏”(夏季消瘦),至今在部分地区流行。
立夏既是自然节律的转折点,也承载着农耕文化与健康智慧。此时需注意防暑降温,合理调整饮食作息,为夏季健康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