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
安徽淮南与淮北的分界线存在地理和行政两个维度,具体如下:
一、地理分界线
-
主流划分依据
两省以 秦岭-淮河 为自然地理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淮北,以南属淮南。
-
淮河以北范围
包括安徽境内的宿州、蚌埠、淮北、阜阳、亳州等市,以及河南信阳、驻马店、商丘、周口、永城和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
-
淮河以南范围
主要为安徽江南地区,如芜湖、马鞍山、安庆等。
二、行政划分差异
-
官方与民间划分
-
官方未明确将淮河作为皖北与皖南的分界线,而是采用更细致的“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北)、江南(皖南)”三分法。
-
民间常以淮河为简单划分依据,但这一说法并非官方标准。
-
-
淮北市与淮南市的关系
两座城市均位于淮河以北,但行政范围并未以淮河为界。它们之间被亳州、蚌埠等城市隔开,属于淮北市下辖的蚌埠市和淮南市下辖的淮南市。
三、补充说明
-
秦岭淮河的意义
秦岭-淮河不仅是南北气候分界线(如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降水量线),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文化的重要分界。
-
江苏的南北差异
江苏全省约20%属北方(如徐州、连云港),80%属南方(如南京、苏州),体现了更细致的地理划分。
淮南与淮北的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核心,同时需结合行政区域的具体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