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种植中合理使用化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但需根据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科学施用。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施肥原则
-
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基肥占施肥总量的70%-80%,主要用于提供生长前期所需养分;追肥占20%-30%,用于补充生长中后期营养需求。
-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
优先使用有机肥(如农家肥、堆肥、绿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再配合化肥使用。例如,基肥中可掺入牛粪和秸秆发酵物,追肥时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二、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方案
-
苗期
需肥量较少,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促进发芽和根系发育。可用尿素兑水浇灌或施用人畜粪尿。
-
壮株肥与裂缝肥
-
裂缝肥:植株出现茎叶裂缝时施用,需钾肥为主(如硫酸钾0.2%-1%),可灌根或叶面喷施,每7-10天一次。
-
壮株肥:移栽后1-2个月施用,以腐熟厩肥为主,配合翻蔓破垄,促进茎叶生长。
-
-
膨大期与成熟期
以钾肥为主,促进块根膨大和干物质积累。可追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0.2%-0.5%),或灌施草木灰浸出液。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过量施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mg/kg时需施氮肥,高于80mg/kg可省略;磷、钾肥同理。过量施用氮肥易导致徒长,影响块根形成。
-
科学追肥时机
高温多雨时不宜追肥,以免引发病虫害或旺长。生长后期若出现叶片发黄、茎叶早衰,可喷施0.5%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缓解缺素症状。
-
替代方案
若希望减少化肥使用,可采用绿肥(如豆科植物)、堆肥或动物粪便。但需注意这些物质需充分腐熟,避免直接施用导致病虫害。
通过以上科学施肥管理,既能满足红薯生长需求,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产与环保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