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追肥推荐使用硫酸钾、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肥料,根据生长阶段科学配比:前期以氮肥促茎叶,中后期以钾肥为主促薯块膨大,同时配合叶面肥补充中微量元素。
-
生长前期(栽种后3-5天):弱苗需提苗促长,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干旱时结合灌根。氮肥促进茎叶健壮,为后续结薯打下基础。
-
生长中期(栽种后30天左右):进入壮蔓结薯期,每亩追施10-15公斤硫酸钾和3-5公斤尿素。硫酸钾可替代氯化钾,避免影响淀粉含量,同时兼顾氮钾平衡。
-
生长后期(栽种后90-100天):薯块膨大关键期,每亩追施15-20公斤硫酸钾作为催薯肥。此时需严格控制氮肥,防止茎叶徒长与薯块争养分。
-
特殊补肥措施:若土壤出现裂缝或植株早衰,可追施裂缝肥(如磷酸二氢钾、草木灰)或叶面肥(含钙、硼、镁),通过裂缝浇灌或叶面喷施,10天一次,连续2-3次。叶面肥喷施宜选晴日上午或傍晚,避免高温蒸发。
总结:红薯追肥需“前氮后钾”,硫酸钾是核心选择,配合阶段性补肥可显著提升产量与品质。注意避免使用氯化钾,并根据土壤湿度调整施肥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