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的主要成分及特点如下:
一、核心营养元素
复合肥以氮(N)、磷(P)、钾(K)为核心,通常包含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满足作物多方面的营养需求。
-
氮(N)
-
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叶绿素形成及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生长势和抗逆性。
-
常见形态:尿素、硝酸铵等。
-
-
磷(P)
-
作用:参与能量转移(ATP)、根系发育及开花结果,促进种子萌发。
-
常见形态:磷酸二氢钾(KH₂PO₄)、磷酸铵(MAP)。
-
-
钾(K)
-
作用:调节渗透压、增强抗逆性(如干旱、盐碱地),促进果实品质。
-
常见形态:硫酸钾(K₂SO₄)、氯化钾(KCl)。
-
二、其他重要成分
部分复合肥还添加中微量元素(如硼、锌、镁等),虽需量较少,但对植物营养平衡和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
硼(B) :促进花粉萌发和果实发育。
-
锌(Zn) :增强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
-
镁(Mg) :参与叶绿素合成,改善柑橘、马铃薯等作物的营养缺乏症。
三、分类与适用场景
-
二元复合肥 (含两种元素)
-
适用:需磷或需氮较多的作物(如豆科植物、叶菜类)。
-
常见品种:磷酸一铵(MAP)、硝酸钾(KNO₃)。
-
-
三元复合肥 (含NPK)
-
适用:大多数作物通用型配方,或需同时补充氮、磷、钾的特定生长阶段(如果实膨大期)。
-
常见品种:15-15-15、20-20-20等。
-
-
多元复合肥 (含NPK及中微量元素)
-
适用:缺素土壤或需特殊营养的作物(如缺硫土壤、柑橘类)。
-
常见品种:16-8-12+6S(含硫)、12-12-17+2MgO(含镁)。
-
四、选择建议
-
测土配方施肥 :不同土壤和作物对养分需求差异较大,建议通过测土确定具体配方。
-
配合使用 :可与其他单元肥料(如有机肥、微量元素肥)配合使用,提高肥效。
氮磷钾复合肥(NPK)是基础且全面的配方 ,而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二元、三元或多元复合肥,可进一步优化养分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