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祭扫,安全第一
清明期间祭扫安全需从多个方面防范,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防火安全
-
文明祭扫方式
倡导网上献花、留言寄语、居家追思等低碳环保方式,暂停组织守灵、告别等群体性活动。若需烧纸,需在指定焚烧炉进行,并确保火源完全熄灭后离开,禁止在墓间道烧纸。
-
禁火规定
- 禁止在居民住宅、公共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易燃易爆场所、山林、草原等区域燃放烟花爆竹。 - 大风天、森林火灾高发期(尤其是清明后)禁止明火祭祀,燃放后要清理现场可燃物。 - 家庭祭扫时需关闭燃气阀门,长时间外出前检查电气设备,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
-
火灾应急处理
- 熄火后要检查四周是否有未熄灭的火源,及时清理烟头、灰烬,并进行现场守护,确认余火完全熄灭后再离开。 - 一旦发生火灾,保持镇静,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优先向逆风方向逃生,避免吸入浓烟和一氧化碳。
二、交通安全
-
自驾安全
- 提前规划路线,避开高峰时段(建议选择周一至周五祭扫),避免拥堵。 - 车辆需停在指定停车场,不占用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和出口,确保车距安全。 - 驾驶时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超员、疲劳驾驶,严禁酒后驾车。
-
公共交通建议
- 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前往墓地,部分城市提供专线服务(如K2路公交车直达艾山天都陵园)。
三、人身安全
-
防诈骗
- 警惕“葬礼邀请”“超速违章”“信用卡贷款”等诈骗手段,避免轻信他人财物。 - 不要向非官方机构转账汇款,遇到紧急情况及时联系公安机关。
-
防矛盾纠纷
- 文明祭扫,相互尊重,遇到纠纷保持冷静协商,避免冲动行为引发冲突。 - 家庭成员应照看好儿童,教育其不玩火、不接触火源。
-
特殊人群防护
- 老年人、孕妇、体弱者等应避免独自前往墓地,山区扫墓需有成人陪同。 - 驾驶员需关注路况信息,避免疲劳驾驶,若遇恶劣天气及时调整行程。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清理现场
- 祭扫结束后及时清理未燃尽的香烛、灰烬,将易燃物品(如花圈、香烛)集中存放于金属容器中。 - 山林祭扫时禁止吸烟,不随意丢弃烟头。
-
政策倡导
- 支持网络祭扫平台(如“善美村居”“粤省事”),减少实地祭扫需求。 - 遵守殡葬管理相关规定,配合防火检查,共同维护祭扫秩序。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又能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