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社日是中国传统民俗中与祭祀相关的特定日子,其具体日期和含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
拦社日是清明节前后的重要祭祀活动,指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用于新坟的祭祀仪式,部分地区称为“挂社坟”。该习俗多见于湖南、江西、福建等地,是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祈福的重要活动。
二、2020年具体案例
2020年清明节前新坟拦社日 为3月16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戊午日) ,符合“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计算规则。
三、时间范围与习俗
-
时间范围
拦社日通常在清明节前10-15天,具体日期需根据当年节气和干支历法确定。例如2020年因清明节为4月4日,故3月16日满足“清明前十天”的条件。
-
核心习俗
-
家属需携带祭品(如鸡、鱼、肉)前往社官庙或祖先墓地祭祀,称为“拦社”或“挂社坟”。
-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会邀请吹乐手沿途吹奏乡乐,增加仪式庄重感。
-
四、注意事项
-
春分与社日的关系 :部分地区的社日与春分重合(如2017年3月22日),但拦社日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准,不受春分影响。
-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对拦社日的称呼、祭品选择及仪式细节存在差异,建议结合当地习俗准备。
拦社日是依据干支历法确定的清明前重要祭祀节点,具体日期需结合当年节气计算,核心在于通过祭扫活动传承孝道与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