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最新的气候政策,综合全球及中国地区的最新动态,主要进展如下:
一、国际气候政策核心进展
-
COP29巴库会议成果
-
资金支持 :各国达成协议,承诺到2035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3000亿美元气候资金,重点支持能源转型和适应能力建设,但未满足发展中国家5000亿美元的需求。
-
碳市场机制 :确立碳信用交易操作细则,包括交易规则、透明度要求和利益共享机制,推动跨境碳减排合作。
-
全球适应目标 :细化适应资金、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目标,强化对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
-
全球盘点(GST) :明确技术评估指标,如国家排放减少与1.5℃目标的关联性评估方法。
-
-
COP30阿联酋议题预期
- 2025年11月10-21日召开,预计将聚焦减排行动和政策,可能推动《巴黎协定》第6条的进一步实施。
二、中国气候政策动态
-
国家层面行动方案
- 2024年9月发布的《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25年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构建气候与健康政策和标准框架,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监测和风险评估。
-
地方气候趋势与应对
-
鸡西市 :2025年3-10月预计气温正常略高,降水正常,需防范倒春寒对春播的影响。
-
江苏省 :2025年春播期气温偏高1-2℃,需防范低温对早春作物的影响。
-
三、其他重要信息
-
全球气温预测 :多国调研显示,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小幅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增加。
-
能源与技术方向 :国际计划提出2025年前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至30%,并加大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投入。
以上政策反映了全球在资金、技术、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协同努力,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分工仍需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