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苏洵、王安石
关于“田制”这一主题,涉及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作品,需结合具体文献和历史背景进行区分:
-
方岳的《田制》
宋代文学家方岳的《田制》一诗,通过对比商鞅变法与汉代井田制的优劣,表达了对古代井田制的怀念。诗中“孰云汉田制,顾不如秦仁”等句,体现了对秦朝赋税公平的赞赏。
-
苏洵《田制》中的租佃思想
苏洵在《田制》中提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反映了他对租佃式经营的认知。这种经营模式中,地主提供土地,农民缴纳一半收成作为地租。
-
王安石与宋代田制改革
王安石虽未直接撰写《田制》一文,但作为宋代重要改革家,他主张“不抑兼并”,推动青苗法、免役法等政策,试图通过国家干预缓解土地兼并问题。这一时期的田制改革与传统的井田制有本质区别。
总结 :
-
方岳的《田制》是文学作品,借古讽今;
-
苏洵的论述涉及经济政策,属思想文献;
-
王安石则是实际推行田制改革的政治家。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制度或思想,建议结合《宋史》等史料及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