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三候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其三候内容如下:

一候:东风解冻

立春后第五天,随着春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迹象初现。这一候体现了春季气温回升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东风成为唤醒沉睡大地的关键力量。

二候:蛰虫始振

立春后第五天开始,冬眠的虫类逐渐苏醒,从洞穴中活动出来。这一现象象征着生命力的觉醒,虫类通过振动翅膀感知春天气息,开始新一年的生命循环。

三候:鱼陟负冰

立春后第九天,河面开始解冻,但仍有未完全融化的碎冰。此时鱼儿开始游向水面,口中衔着碎冰,形成“鱼负冰”的独特景观。这一候描绘了鱼类对温度回升的敏感反应,以及春天水域生态的活跃状态。

补充说明

  • 文化内涵 :三候通过自然现象展现了春季的渐进变化,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敬畏。例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蛰虫始振”的解释,突显了阳气回升对生物活动的驱动作用。

  • 节气意义 :立春不仅是春季的开端,还象征着万物更新、农事活动的启动,传统习俗如饮春茶、咬春饼等亦与此时节紧密相关。

以上三候共同勾勒出立春时节的生态画卷,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2026年立春是几月几号上午还是下午

2026年立春的时间为 2026年2月4日上午4:01:51 (UTC时间)。以下是相关补充信息: 公历与农历日期 2026年立春对应的农历日期为 腊月十七 ,属于甲辰龙年(龙年)的末尾阶段。 双春年特征 2025年和2026年出现双春年现象,即两年内出现两次立春。这种现象由公历与阴历的日期偏差导致,属于正常天文现象。 传统习俗 双春年被视为祥瑞之兆,传统上认为“双”象征“好事成双”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6年立春是几月几号上午还是下午

2026年立春的时间为 2026年2月4日上午4:01:51 (UTC时间)。以下是相关补充信息: 公历与农历日期 2026年立春对应的农历日期为 腊月十七 ,属于甲辰龙年(龙年)的末尾阶段。 双春年特征 2025年和2026年出现双春年现象,即两年内出现两次立春。这种现象由公历与阴历的日期偏差导致,属于正常天文现象。 传统习俗 双春年被视为祥瑞之兆,传统上认为“双”象征“好事成双”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5立春时间几点几分禁忌

2025年立春的具体时间及相关禁忌如下: 一、立春时间 公历时间 :2025年2月3日22时10分13秒(农历正月初六)。 农历时间 :正月初六日亥时。 二、主要禁忌 避免喧哗与打扰 选择独立安静的空间(如卧室、书房),关闭门窗拉上窗帘,保持绝对安静,避免看电视、打电话或与人交谈。 忌食与活动 不要进食、使用电子设备或进行剧烈活动(如打游戏、熬夜)。传统认为此时进食或活动会干扰运势。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6年有立春还是无立春

无立春 根据2026年的节气安排,2026年 没有立春 。以下是详细说明: 2026年立春时间 根据权威资料显示,2026年的立春时间为 2026年2月4日 (农历正月初一)。 2025年双春年特征 2025年农历蛇年包含两个立春,分别是: 正月初六(2月3日) :农历正月初六 腊月十七(2026年2月4日) :农历腊月十七 由于2025年双春年包含两个立春,根据传统习俗,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6年立春几分几秒

2026年立春的时间是 2月4日 04:01分51秒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5年立春几分几秒结束

2月18日18点6分18秒 2025年立春的结束时间可以通过以下信息综合得出: 立春时间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显示,2025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 2月3日22点10分13秒 (星期一,农历正月初六)。 立春持续时间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持续15天。从2025年2月3日22点10分13秒开始计算,持续15天后的时间为 2025年2月18日18点6分18秒 。 结束时间验证

健康知识 2025-04-08

食物过敏了应该停止食用哪些食物

食物过敏后,应立即停止食用已知导致过敏的食物。如果不清楚具体过敏原,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虾、蟹、贝类)、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坚果、小麦等,也建议暂时避免。 这就好比一个房子里有一些不确定是否安全的物品,为了避免危险,我们先把那些最有可能有问题的东西拿出去。海鲜类食物中的蛋白质结构比较特殊,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身体可能把它们当成“敌人”发起攻击

健康知识 2025-04-08
食物过敏了应该停止食用哪些食物

2025年旱涝几龙治水

七龙治水 2025年被称为“七龙治水”。关于“七龙治水”是旱是涝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解读: 旱情预示 : 龙多靠天 :在民间有“龙多不治水”的说法,认为龙神数量众多时,可能会因为相互推诿、缺乏协调而导致降雨不均,甚至引发干旱。 龙少则各自尽责 :通常,龙少(如1-3龙)意味着降雨多,易发生洪涝;而龙多(如7-9龙)则可能预示着干旱。 涝情可能 : 龙多雨多 :另一种观点认为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5年旱涝几龙治水

七龙治水 2025年被称为“七龙治水”。关于“七龙治水”是旱是涝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解读: 旱情预示 : 龙多靠天 :在民间有“龙多不治水”的说法,认为龙神数量众多时,可能会因为相互推诿、缺乏协调而导致降雨不均,甚至引发干旱。 龙少则各自尽责 :通常,龙少(如1-3龙)意味着降雨多,易发生洪涝;而龙多(如7-9龙)则可能预示着干旱。 涝情可能 : 龙多雨多 :另一种观点认为

健康知识 2025-04-08

7龙治水4牛耕田是什么意思

“七龙治水,四牛耕田”是中国民间根据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二的地支日预测年景的说法,其具体含义如下: 一、七龙治水 象征意义 七龙治水指农历正月初七(辰日)为“七龙治水”,因辰对应龙,象征天降甘霖、雨水适中,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但民间也有“龙多不治水”的说法,认为龙多反而可能因分工推诿导致雨水不足,暗示当年气候复杂多变。 与年景关联 若当年降雨适中,则预示年景较好;若降雨偏少,则可能面临干旱风险

健康知识 2025-04-08

几龙治水是龙多了雨水多吗

关于“几龙治水”与降雨的关系,综合民间传统和民俗解释如下: 一、传统民俗的核心逻辑 龙的数量与降雨成反比 民间普遍认为“龙少涝,龙多靠”,即龙的数量越少,降雨越充沛;反之,龙越多则可能因相互推诿导致降雨不足,甚至引发干旱。 特殊表述的差异 部分地区存在“龙多不治水”的说法,认为多条龙因职责不清导致降雨不均; 另有说法称“五龙六龙风调雨顺”,暗示中等数量的龙能实现雨量平衡。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8

民间说的几龙治水是什么意思

关于“几龙治水”的民间说法,综合多来源信息解释如下: 一、核心概念 “龙”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掌管雨水的神灵,象征降水与丰收。民间认为通过观察每年正月第一个辰日(地支中代表龙)出现的时间,可以预测当年的降雨量。 “几龙治水”的计算方式 从正月初一开始,每过一个辰日对应一条龙。例如,正月初一是“一龙治水”,初二是“二龙治水”,以此类推,正月初十二则是“十二龙治水”。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8

2025年7龙治水雨水多吗

根据传统民俗和气象预测,2025年“七龙治水”被普遍解读为雨水偏少的年份,但具体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传统民俗解读 “龙多不治水”说法 民间普遍认为,龙的数量与降雨量成反比。七龙治水因“龙多”被解读为降雨减少、易发干旱,尤其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旱情。 “七龙治水”的象征意义 七龙同时治水可能因职责重叠导致协调失败,进一步印证了干旱的预兆。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8

春分哪天算春分?

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具体日期的确定存在以下要点: 一、春分日期的常规范围 时间跨度 春分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 结束时间 春分节气持续约15天,结束时间通常在4月4日或5日。 二、日期计算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计算公式: $$ \text{春分日期} = \left[ Y \times 0.2422 + 20.646 \right] -

健康知识 2025-04-08

鱼油胶囊是否可以替代深海鱼中的Omega3

鱼油胶囊不能完全替代深海鱼中的 Omega-3。 虽然鱼油胶囊富含 Omega-3 脂肪酸,但深海鱼除了提供 Omega-3 外,还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成分,如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就好比一个工具箱,鱼油胶囊只是其中一种特定的工具,而深海鱼则是一个装满了各种有用工具的箱子。深海鱼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相互协同作用,对身体的益处可能更加全面和综合。 相关 QA: 1. 问

健康知识 2025-04-08
鱼油胶囊是否可以替代深海鱼中的Omega3

春分刘长卿含义

昼夜平分,春季中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中分点,具有以下多重含义: 一、天文现象 昼夜平分 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平分春季 春分将春季(立春至立夏)平分为两个阶段,处于春季的中点。 二、自然物候 燕子回归 诗句“玄鸟不辞桃花寒”描绘燕子开始北归,桃花初开的景象,象征春季生机勃发。 气候特征 春分后北半球逐渐进入暖季,气候温和,雨水增多

健康知识 2025-04-08

临证指南医案是谁写的

《临证指南医案》的作者是清代名医 叶天士 (叶桂)。该书由叶天士本人撰述,其门人华岫云等负责辑录整理,于 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 刊行

健康知识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