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出自中国古代典籍《荀子·王制》,原文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这句话最早见于《荀子》的“王制”篇,主要论述了农业生产应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实现丰收。
具体解析:
-
字面含义
-
春耕:春季播种前耕作土地,为农作物生长做准备;
-
夏耘:夏季除草、管理庄稼,促进生长;
-
秋收:秋季收获成熟的农作物;
-
冬藏:冬季储藏粮食,备春播种之需。
-
-
深层含义
该句不仅描述了农业生产周期,还蕴含了顺应自然规律、物尽其用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应与自然和谐共生。
-
历史背景
该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通过精准把握四季变化指导生产,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一典故既是农业生产的实践总结,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