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著名山

宁夏拥有众多著名的山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出的代表性山峰及景区:

一、贺兰山

  • 地位 :宁夏最高峰(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1米),被称为“父亲之山”。

  • 特色

    • 雄浑险峻的山势,主峰可见宁夏平原全景;

    • 拥有6000余幅古代岩画,是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 国家森林公园内包含灵光顶、贺兰山阙等景点。

二、六盘山

  • 地位 :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

  • 特色

    • “春去秋来无盛夏”气候,云海、日出景观著称;

    • 横跨泾源、隆德、原州区,包含六重盘道徒步路线;

    • 红军长征纪念遗址,兼具自然与人文价值。

三、南华山

  • 地位 :中卫市最高峰(主峰马万山海拔2955米),国家自然保护区。

  • 特色

    • 西夏王李元昊避暑行宫等历史遗迹;

    • 四季分明,夏季绿树环绕,冬季银装素裹;

    • 拥有灵光寺、二王子避难洞等文化景观。

四、罗山

  • 地位 :中卫市“母亲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特色

    • 阻滞毛乌素沙漠南侵,是重要水源涵养林;

    • 春季云海翻滚,秋季红叶满山,被誉为“荒漠翡翠”;

    • 包含麻黄山等景观,可俯瞰南华青翠山色。

五、须弥山

  • 地位 :固原市标志性山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特色

    • 中国十大石窟之一(须弥山石窟),历史可追溯千年;

    • 四季皆宜游玩,花季(夏季)与秋色尤为迷人。

六、其他山脉

  • 东岳山 :固原市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碧云洞等古迹闻名;

  • 米缸山 :六盘山主峰,海拔2942米,以云海和日出景观著称;

  • 月亮山 :固原市新晋景点,形似弯月,植被丰富。

以上山脉均融合了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是宁夏旅游的核心资源。建议根据季节特点选择登山或观景路线,例如贺兰山、六盘山适合夏季避暑,南华山、罗山则适合秋冬赏景。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宁夏瓜为什么不给种

宁夏禁止种植硒砂瓜的主要原因涉及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态环境破坏 土壤退化 硒砂瓜种植需在旱地上铺压10公分厚砂砾保持水土,但种植后土地无法再种植其他作物,导致土地板结、肥力下降,甚至完全荒漠化。连续复种进一步加剧了土壤退化,影响区域绿化和生态平衡。 水资源浪费与盐碱化 西瓜需水量大,宁夏年降雨量少,过度依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盐碱化

健康知识 2025-04-08

宁夏为什么不让油改气了

宁夏禁止油改气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政策法规层面 国家明令禁止 自2019年起,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油改气"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禁止在用机动车进行油改气,并停止审批相关业务。宁夏作为地方政府,需严格执行国家法规。 地方配套政策限制 宁夏曾于2021年出台政策禁止油改气,要求不符合规定的车辆恢复原状或报废,否则无法通过年审或上路。 二、安全隐患方面 车辆结构破坏

健康知识 2025-04-08

宁夏石头瓜为什么不让种

宁夏禁止种植石头瓜(硒砂瓜)的主要原因涉及生态环境破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原因:生态破坏与水土流失 资源过度消耗 石头瓜需通过压沙造田种植,大量消耗水资源,并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导致土壤贫瘠化。长期种植使土壤含水量下降、肥力降低,甚至引发土地沙漠化。 植被破坏与生态失衡 种植过程中需覆盖碎石防止水分流失,但会破坏地表植被,降低土壤保持水土能力

健康知识 2025-04-08

宁夏不让种西瓜是真的吗

根据近年宁夏官方文件和媒体报道,宁夏确实对硒砂瓜种植实施了禁种政策,主要原因如下: 一、禁种政策背景与执行情况 政策出台时间与执行范围 自2021年3月起,宁夏红堡寺土地管理部门发布新规,禁止在戈壁等生态脆弱区域种植硒砂瓜,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政策目标 该政策旨在保护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防止因硒砂瓜种植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加剧。硒砂瓜种植需大量砂砾覆盖地表,会破坏其他植被

健康知识 2025-04-08

宁夏硒砂瓜今年为啥不让种

宁夏硒砂瓜禁种的主要原因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公共健康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态环境破坏 土地沙化与荒漠化加剧 硒砂瓜种植依赖压砂保水技术,长期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微生物群落破坏,形成恶性循环。2021年起,宁夏中卫市红堡寺等地因土地沙化严重,被禁止种植硒砂瓜,并推行“退耕还草”。 水资源短缺与污染 西北地区本身水资源匮乏,硒砂瓜需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健康知识 2025-04-08

宁夏西瓜为啥不让种了

宁夏禁止种植西瓜(尤其是硒砂瓜)的主要原因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态环境破坏 土壤退化 西瓜种植依赖压砂栽培技术,需在沙砾覆盖的土壤中种植,长期使用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破坏、土壤湿度下降、养分流失严重,最终形成“压砂地”。连续复种进一步加剧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使原本贫瘠的戈壁化土地更加退化。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 种植过程中需大量开采砂石

健康知识 2025-04-08

许沐年许雨晴养女

没有找到关于许沐年和许雨晴的养女信息,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许沐年和许雨晴在小说《春色撩人》中的相关信息: 许沐年 角色定位 :在小说《春色撩人》中,许沐年是主角之一,与江彦初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性格特点 :许沐年是一个严谨自律的人,但在与江彦初的关系中,他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 许雨晴 角色定位 :许雨晴也是小说《春色撩人》中的角色,与许沐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与许沐年的关系

健康知识 2025-04-08

秋补冬藏是什么意思

在秋季进行滋补,在冬季进行收藏 秋补冬藏是一个 中医养生理念 ,意味着在秋季进行滋补,在冬季进行收藏。具体来说: 秋季滋补 :秋季天气凉爽,人体食欲和消化功能较好,因此适合进行滋补。秋季干燥的气候容易损伤肺阴,导致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问题,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调节和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缓解季节性的不适。 冬季收藏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需要储存能量以应对寒冷的天气。中医认为

健康知识 2025-04-08

秋补冬藏前两句是什么

“秋收冬藏”的前两句是 “春生夏长” ,二者合起来构成完整表述,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该句意为: 春生 :春天万物复苏,万物生长; 夏长 :夏天万物繁茂,生长旺盛。 补充说明 完整表述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古代农耕文明的哲学总结,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2. 出处 : 该句与“寒来暑往”共同构成《千字文》开篇,但“春生夏长”更侧重自然现象的描述

健康知识 2025-04-08

春捂秋冻夏补冬藏下一句

“春捂秋冻夏补冬藏”的下一句是**“不生杂病”**。 这句话是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中的一种说法,意思是通过遵循这一原则,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健康知识 2025-04-08

小仲夏作品集

小仲夏是晋江文学城知名作家,以言情、商战、娱乐圈为题材创作,代表作包括: 《在他心上撒野》 被归类为追妻火葬场题材,讲述女主与前男友的复杂情感纠葛,风格甜爽。 《燃灯吻我》 同样为追妻火葬场类型,聚焦娱乐圈背景下的爱情故事,女主与男主身份错位。 《独宠柔情》 腾讯视频独播作品,女主为婚纱设计师,与商界大佬展开的强取豪夺式爱情故事。 《嫁入豪门后我又离婚了》 追妻火葬场题材

健康知识 2025-04-08

雪茄制作全过程揭秘

雪茄的制作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从烟叶种植到最终成型需经过以下步骤: 一、烟叶种植与收获 种植环境 :优质烟叶多产于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地,需在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培育。例如,茄衣烟叶需在遮光环境(如棉纱布大棚)下生长以保持叶片柔软,茄芯和茄套烟叶则依赖阳光形成不同风味。 采摘与风干 :烟叶成熟后从植株下部分批次采摘,悬挂于谷仓自然风干约50天

健康知识 2025-04-08

经常生气为何容易食欲不振

经常生气容易导致食欲不振,主要是因为生气会影响身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干扰消化功能。 这就好比一台精密的机器,神经内分泌系统就像是控制机器运行的电路。当您生气时,就好像电路出现了故障,使得负责消化的各个部件不能正常协同工作。比如,生气会让胃的蠕动减缓,就像机器的传送带慢了下来,食物的消化和运输就变得困难,自然就会让人感觉没有食欲。而且生气还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像是影响了机器的润滑油

健康知识 2025-04-08
经常生气为何容易食欲不振

宁夏人都是回族吗

不是 宁夏并非全部由回族构成,而是多民族共同聚居的省级自治区。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民族构成 主体民族与主要民族 回族是宁夏的主体民族,人口占比超过25%(2025年数据)。但宁夏还包含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46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比约55%。 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根据最新数据,宁夏少数民族(含回族)总人口约217.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6.24%。其中回族人口约213.7万

健康知识 2025-04-08

冬至与夏至相差多少天

冬至与夏至在24节气中是两个重要的标志点,两者相差 183天 ,具体分析如下: 时间差异 夏至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 6月21日或22日 , 冬至则出现在 12月21日或22日 , 两者时间间隔约为 183天 (具体天数可能因年份和时区略有不同)。 日照变化 夏至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 冬至则是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 从夏至到冬至,北半球每天白昼缩短约2分钟,黑夜延长约2分钟。

健康知识 2025-04-08

冬至与夏至相差多少天

冬至与夏至在24节气中是两个重要的标志点,两者相差 183天 ,具体分析如下: 时间差异 夏至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 6月21日或22日 , 冬至则出现在 12月21日或22日 , 两者时间间隔约为 183天 (具体天数可能因年份和时区略有不同)。 日照变化 夏至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 冬至则是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 从夏至到冬至,北半球每天白昼缩短约2分钟,黑夜延长约2分钟。

健康知识 2025-04-08

每年夏至和冬至的时间

冬至和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重要节点,具体信息如下: 一、冬至 公历日期 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具体时间因年份略有不同。例如2023年冬至为12月22日11点27分。 农历日期 通常对应农历十一月初十左右,如2023年冬至为农历十一月初十。 自然与人文内涵 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古称“亚岁”“小年”,是农历中重要的祭祀节日,部分地区保留祭祖传统。

健康知识 2025-04-08

每年的起点是冬至还是夏至

关于二十四节气中每年起点的判定,综合权威资料分析如下: 一、节气起点的确定依据 天文观测方法 古人通过圭表观测日影长度变化确定节气。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日影最长且变化幅度最大,因此被选为节气起点。 自然现象的循环性 冬至标志着阴寒天气达到极点,此后白昼逐渐变长,象征阳气回升,符合“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哲学思想。 二、具体解析 冬至作为起点的原因 日影变化显著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夏至和冬至一天差多少分钟

夏至和冬至一天的时间差约为 144分钟 (即2小时24分钟),这一差异主要由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形成,具体表现如下: 一、昼夜时长变化规律 夏至特点 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例如,在北纬20度的山东,夏至日白天13小时13分,夜晚8小时47分,相差4小时26分。 夏至后,白昼逐渐缩短,每天减少约1分钟,约18天后变化显著。 冬至特点 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例如,在北纬20度的山东

健康知识 2025-04-08

冬至到夏至一天长多少时间

从冬至到夏至,北半球白昼时间的变化规律如下: 总时长 从冬至到夏至,北半球白昼时间共增长约 1小时51分钟 (即91分钟)。 日均增长 平均每天白昼时间增加约 1分钟30秒 (即90秒)。 变化特点 冬至后白天增长速度较快,每天约增加1分半钟,约10分钟。 夏至前增长趋缓,到夏至当天白昼达到最长,之后开始缩短。 科学原理 该变化由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引起。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

健康知识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