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0米
雨水篦子的间距设置需根据具体工程规范和现场条件综合确定,主要参考以下规范和注意事项:
一、常规设置规范
-
基本间距要求
雨水口间距通常为 25-50米 ,具体数值需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形式及排水能力计算确定。
- 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间距可适当增大至50米以上。
-
特殊场景调整
-
城市主干道:距离路沿石10-15厘米,保证排水效率;
-
次干道/小区道路:5-10厘米,兼顾行人和美观;
-
交叉口、绿化带等特殊区域需根据竖向设计调整。
-
二、其他关键要求
-
连接管规范
-
最小管径为200mm,与干管夹角接近90°,斜交时水流方向一致;
-
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米,串联雨水口数量不超过3个。
-
-
安装细节
-
雨水篦子需按标高、编号对位安装,相邻篦子间隙为3mm,与相邻结构间距10mm;
-
受荷扁钢支承长度不少于25mm,确保稳定性。
-
-
材质与维护
-
雨水篦子材质应耐腐蚀(如钢纤维、玻璃钢等),基础防水处理需达标;
-
定期清理淤泥,采用塑料薄膜保湿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
-
三、实际案例参考
-
苏州段K10-K20 :原集水槽损坏严重,建议根据现况重新计算间距并升级材料;
-
太仓段上海交界处 :铸铁篦子被替换为钢纤维材质后,需结合地形调整间距以适应新材质特性。
四、总结
雨水篦子间距需在25-50米范围内综合考量,同时结合道路等级、排水需求及现场条件调整。施工时需严格按设计图纸执行,确保排水畅通与道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