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天气什么时候下暴雪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安徽合肥的暴雪天气预计出现在 1月25日夜间 ,受寒潮和降雪天气过程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 时间与强度

    • 1月25日 :夜间开始降雪,持续至次日白天。大别山区局部出现大到暴雪(10-15毫米),其他地区为小到中雪。

    • 1月26日 :雨夹雪或小雪渐止转多云,气温波动较大,最低气温-3℃至-4℃。

  2. 合肥市区情况

    • 降雪时段 :主要在1月25日下半夜至凌晨。

    • 积雪深度 :市区及南部积雪3-5厘米,北部达5-8厘米。

  3. 未来天气趋势

    • 1月27日 :全省受寒潮影响,气温下降10-12℃,最低-8℃至-5℃,雨夹雪或小雪渐止。

    • 1月28日 :气温回升至-1℃,天气转晴。

温馨提示

  • 今夜出行需注意道路结冰,驾驶时开启雾灯和防滑链;

  • 山区居民需防范道路塌方和暴雪对交通的影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中雪大雪暴雪界定标准

降水量和能见度 中雪、大雪、暴雪的界定标准主要依据 24小时降水量 和 水平能见度 两个维度,具体划分如下: 一、降水量标准(24小时) 小雪 24小时降水量:0.1~2.4毫米 特点:地面积雪深度小于3厘米,能见度≥1000米。 中雪 24小时降水量:2.5~4.9毫米 特点:地面积雪深度3~5厘米,能见度500~1000米。 大雪 24小时降水量:5.0~9.9毫米 特点

健康知识 2025-04-07

小雪中雪大雪标准

小雪、中雪、大雪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24小时降水量,具体如下: 一、小雪标准 降水量 :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 能见度 :水平能见距离≥1000米; 积雪深度 :地面积雪深度<3厘米。 二、中雪标准 降水量 :24小时降雪量在2.5~4.9毫米之间; 能见度 :水平能见距离500~1000米; 积雪深度 :地面积雪深度3~5厘米。 三、大雪标准 降水量

健康知识 2025-04-07

大雪中雪小雪符号

关于雪的符号表示,综合不同来源的信息整理如下: 一、符号构成与含义 小雪 符号:一朵云下有1个雪花。 特征:24小时降雪量0.1-2.4毫米,对交通影响较小。 中雪 符号:一朵云下有2个雪花,或云朵下方有雪花图案。 特征:24小时降雪量2.5-4.9毫米,可能影响交通和户外活动。 大雪 符号:一朵云下有3个雪花,或大雪花/多个雪花组合,云朵可能加粗。 特征:24小时降雪量5.0-9.9毫米

健康知识 2025-04-07

中雪和大雪什么标志

中雪和大雪的标志主要通过降雪量、地面积雪深度和天气现象来区分,具体如下: 一、降雪量标准 小雪 :24小时降雪量0.1~2.4毫米 中雪 :24小时降雪量2.5~4.9毫米 大雪 :24小时降雪量5.0~9.9毫米 暴雪 :24小时降雪量≥10毫米 二、地面积雪深度 小雪:≤3厘米 中雪:3~5厘米 大雪:≥5厘米 三、天气现象特征 能见度 :小雪≥1000米,中雪≤1000米

健康知识 2025-04-07

中雪和大雪的区别

中雪和大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降水量和气象观测指标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降水量标准 中雪 12小时内降水量为1.0-3.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为2.5-5.0毫米。 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 大雪 12小时内降水量为3.0-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水量为5.0-10.0毫米。 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 二、气象观测指标差异 能见度 (民航标准) 中雪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下大雪是几号

安徽在2025年下大雪的日期主要集中在 1月24日至26日 以及 3月28日 。以下是具体的下雪日期和相关信息: 2025年1月的大雪 下雪日期 :2025年1月24日至26日。 影响范围 :淮北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部分地区有小雨转雨夹雪或雪。 气温变化 :受寒潮影响,安徽最低气温将下降10~12℃,部分地区12~14℃。 2025年3月的大雪 下雪日期 :2025年3月28日。

健康知识 2025-04-07

中华养生保健属于什么期刊

国家级期刊 《中华养生保健》属于 国家级期刊 ,具体信息如下: 主管与主办单位 该期刊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 ,属于国内权威的医药健康领域学术期刊。 期刊级别与刊期 级别 :国家级期刊(曾获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刊期 :月刊(创刊于1983年,目前仍为月度出版) 收录与荣誉 被 知网、万方、维普 等国内主流数据库收录

健康知识 2025-04-07

中华养生保健属于什么期刊

国家级期刊 《中华养生保健》属于 国家级期刊 ,具体信息如下: 主管与主办单位 该期刊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 ,属于国内权威的医药健康领域学术期刊。 期刊级别与刊期 级别 :国家级期刊(曾获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刊期 :月刊(创刊于1983年,目前仍为月度出版) 收录与荣誉 被 知网、万方、维普 等国内主流数据库收录

健康知识 2025-04-07

饮食保健杂志什么等级

《饮食保健》杂志的期刊等级为 国家级期刊 ,具体信息如下: 主办与主管单位 该杂志由内蒙古大学主管、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国医促会协办。 刊期与出版信息 刊期:半月刊(部分版本标注为周刊,但实际以最新官方信息为准) 出版地:内蒙古 邮发代号:2-196 国内刊号:15-1371/R 国际标准刊号:2095-8439。 收录与认可度 该期刊被《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健康知识 2025-04-07

养生保健指南是正规期刊吗

是正规期刊 《养生保健指南》是正规期刊 。它是由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和主办的,并且被新闻出版总署收录,同时也在万方数据库中。该期刊的ISSN号为1006-6845,CN号为15-1353/R,邮发代号为16-420。它主要关注养生保健领域,并涵盖了论著、临床医学、医疗管理与信息、护理研究、卫生与健康等多个栏目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人冬至吃饺子吗

安徽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因地区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形式和传统习俗有所不同,可归纳如下: 一、主要食用地区与特色食物 皖北地区 以蚌埠为代表,冬至吃饺子是重要习俗,平时每周至少食用1次,节日时更不可或缺。 皖南地区 传统上冬至不吃饺子,而是食用锅子(一种面食)、杀猪菜或老母鸡汤。 其他地区 黄山人冬至以萝卜宴为主,不吃饺子和汤圆; 皖南部分县市(如泗县)存在“饺子宴”习俗,社区集体包饺子、共享团圆。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合肥冬至吃什么

安徽合肥的冬至饮食习俗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特色小吃,也有与节气相关的特色菜肴,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特色面食类 冬至面 吃面是合肥冬至的重要习俗,象征“一天长一线”,寓意冬去春来。合肥人会在冬至后开始数九,认为吃面能驱寒防冻,传统做法包括鸡蛋挂面、南瓜饼等。 南瓜饼 合肥冬至必备小吃,以南瓜为主料,加入葱姜末、米粉等蒸制而成,口感软糯香甜。有谚语称“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人冬至吃什么食物

安徽冬至的饮食文化融合了地方特色与节气习俗,主要包含以下几类食物: 一、经典传统食物 老母鸡汤 冬至吃老母鸡汤是安徽的传统习俗,源于中医“冬至进补”的理念。老母鸡经过长时间炖煮,营养丰富,被认为可驱寒补身,至今仍是许多家庭的首选。 汤圆 安徽汤圆以芝麻面为主料,个头较大,常搭配红糖或芝麻馅。冬至当天,家家户户会提前准备,象征团圆和温暖。 炸货 包括圆子、南瓜饼、土豆等,通过油炸制作,口感酥脆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冬至吃水饺还是汤圆

安徽冬至的饮食习俗因地区差异而呈现多样性,具体可分为以下情况: 一、主流地区习俗 蚌埠 以水饺为主食,每周至少食用1次,节日时更不可或缺。其水饺常搭配不同馅料,如荠菜、肉馅等。 皖南地区 传统上以汤圆为冬至必备食品,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习俗。汤圆大小不一,馅料丰富(如花生、芝麻),兼具滋补与御寒功效。 黄山地区 不吃饺子和汤圆,而是以萝卜宴为主。萝卜经过腌制、炖煮后,成为当地特色的冬至佳肴。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冬至白天最长是多少

夏至 根据地理和天文知识,安徽冬至时白昼时间并非最长,而是 夏至 时白昼时间最长。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冬至与夏至的昼夜特点 冬至 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普遍在9小时左右。 安徽冬至白昼时间约为9小时36分钟(具体因年份和经度略有差异)。 夏至 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可达14小时以上。

健康知识 2025-04-07

安徽冬至吃汤圆还是饺子

安徽冬至的饮食习俗因地区差异而呈现多样性,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主要食俗特点 蚌埠地区 以吃饺子为主,平时每周至少食用1次,节日时更不可或缺。当地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俗。 皖南地区 汤圆是必备食品,有大小两种规格。汤圆象征团圆和温暖,常搭配红糖、芝麻等馅料,食用后有驱寒滋补作用。 黄山地区 传统上既不吃饺子也不吃汤圆,而是以萝卜宴为主。萝卜性凉,被认为可驱寒生津

健康知识 2025-04-07

常吃辛辣食物容易引发哪些胃部不适

常吃辛辣食物容易引发胃痛、胃胀、胃灼热等胃部不适。 辛辣食物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恶魔,它们进入胃里后会刺激胃黏膜,让胃黏膜变得红肿、敏感。就好像给胃穿上了一件扎人的衣服,胃会因此感到疼痛,这就是胃痛。同时,这些小恶魔还会捣乱,让胃的蠕动变得不正常,消化的气体排不出去,胃就像被吹鼓的气球一样,产生胃胀的感觉。而且它们还会让胃产生过多的胃酸,胃酸就像滚烫的热水,会引起胃灼热的症状。 相关 QA: 问题

健康知识 2025-04-07
常吃辛辣食物容易引发哪些胃部不适

藜蒿为什么叫阳萎草

藜蒿并不叫阳萎草,这种说法可能是对藜蒿的误解或误传。藜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蒿属,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江西省的鄱阳湖沿岸。它的嫩茎叶具有独特的清香,常用于烹饪,如藜蒿炒腊肉,是赣菜中的经典菜肴。 关于“阳萎草”的名称,可能与某些地区的方言或俗称有关,但并不是藜蒿的正式名称或广泛认可的别称。在正式的文献和资料中,藜蒿通常被称为蒌蒿或芦蒿。

健康知识 2025-04-07

小寒节气打油诗

关于小寒节气的打油诗,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传统节气诗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以舟中视角描绘小寒时节的寂寥与自然景观) 《蜡梅香》(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健康知识 2025-04-07

最美的十首小寒诗词

以下是关于小寒节气的十首精选诗词,涵盖不同风格和主题,供您欣赏: 一、 《小寒》——孟浩然 雁北乡音没,前村雪里闻。 不知庭霰落,只在密林中。 以质朴语言描绘小寒时节的雪景,意境深远。 二、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 通过节气诗展现自然物候变化,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 三、 《江雨蒙蒙作小寒》——黄庭坚

健康知识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