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八月八”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具体信息如下:
一、节日定义与法律依据
-
民族属性 :属于中国贵州黔西南州兴仁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
法律依据 :2007年经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认定为法定节日,并写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每年农历八月初八放假一天。
二、时间与活动安排
-
时间 :每年农历八月初八。
-
活动内容 :
-
丰收庆典 :通过杀鸡宰鸭、烤糯米酒、煮花糯米饭等活动庆祝丰收,体现农耕文明的感恩精神。
-
民族歌舞与竞技 :包含苗族传统歌舞表演、板凳舞巡游、银饰工艺展示等,展现民族文化魅力。
-
祭祀与传承 :部分活动包含祭祀祖先的仪式,传承民族记忆。
-
节庆延伸 :与中秋、国庆等节日相连,如9月19-21日中秋调休、10月1-7日国庆调休。
-
三、文化内涵与历史传说
-
传说背景 :源于苗族民间故事,讲述少年阿衣、阿兰夫妇战胜灾害、开疆拓土的英雄事迹,象征勤劳与奉献。
-
发展演变 :最初为苗族村寨节日,后发展为全州性活动,2014年曾获上海基尼斯纪录认证。
四、社会意义
-
文化传承 :通过歌舞、工艺展示等活动,传承苗族语言、服饰、银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族团结 :吸引各民族参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团结。
“八月八”是黔西南州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宗教信仰、历史记忆与现实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