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
根据2025年1月气象局发布的预测和综合分析,2025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 整体呈现暖冬特征 ,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阶段性波动。具体分析如下:
一、整体趋势
-
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25年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3℃至2℃,尤其是辽宁南部、天津、河北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
-
阶段性降温可能性大
虽然整体偏暖,但季内气温起伏显著,强降温过程可能频繁出现。例如,1月上旬北方部分地区曾出现3-4℃的升温,但冷空气活动仍频繁。
二、区域差异
-
偏暖区域
-
南部地区 :辽宁南部、天津、河北南部等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偏高明显。
-
西北地区 :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南部等地因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气温显著高于常年。
-
-
偏冷区域
-
东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气温低于常年。
-
西南地区 :部分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气温仍较寒冷。
-
三、暖冬定义的局限性
气象学上暖冬的判断需基于 全年平均气温 ,而2025年冬季尚未结束,无法直接下结论。但根据目前数据,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因此 从长期趋势看更倾向暖冬 。
四、注意事项
-
防寒保暖 :尽管1月整体偏暖,但早晚温差较大,需防范感冒等疾病。
-
安全防范 :冬季取暖需注意一氧化碳中毒风险,使用燃气设备时保持通风。
2025年冬季以 暖冬为主基调,但需关注局地低温和强降温过程 ,建议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衣物,并做好防寒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