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养猪业免疫规范,后备母猪的免疫程序需结合品种、地区及养殖环境调整,但核心原则包括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两个阶段。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免疫程序建议:
一、后备母猪基础免疫程序
-
疫苗接种
-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 :配种前45天接种1次,免疫有效期6个月。
-
细小病毒病疫苗 :配种前20-30天接种4倍量,免疫有效期6个月。
-
口蹄疫疫苗 :配种前15-30天接种2-3倍量(一免),间隔15天二免。
-
蓝耳病弱毒苗 :配种前15-30天接种1-2倍量(一免),间隔15天二免。
-
-
其他注意事项
-
每年春季(3-4月)接种1次乙型脑炎疫苗。
-
若当地疫病流行,可增加伪狂犬病、口蹄疫等疫苗的接种频次。
-
二、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
空怀期免疫
-
猪瘟、猪丹毒二联苗4倍量,产前2周加强1次。
-
每年春季接种1次乙型脑炎疫苗。
-
-
产前免疫
-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接种1次。
-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产前30天接种1次。
-
K88/K99/987P大肠杆菌疫苗 :产前45天、15天各接种1次。
-
-
产后免疫
-
产后21天接种1次猪瘟疫苗。
-
若分娩后感染,需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疗并补免疫苗。
-
三、补充说明
-
疫苗选择 :优先使用弱毒苗或基因缺失苗,以提高免疫效果。
-
环境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断奶后小猪可暂不混群。
-
记录管理 :详细记录免疫时间、疫苗品牌及批号,便于追溯。
以上程序需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调整,建议咨询当地兽医机构制定个性化免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