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简称“八桂”的由来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名称起源
-
文献记载
“八桂”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桂林八树,在贲禺东”的记载。此处“桂林”指桂树林,而非现代城市桂林,其含义为“八棵桂树形成森林”,强调桂树数量之多。
-
秦始皇的行政区划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因广西盛产桂树,以桂林郡作为广西的行政区域名称。桂林因桂树繁茂得名,而“八”字象征桂树众多,并非实指八处。
二、文化内涵
-
桂树的象征意义
桂树在广西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既是自然特产的代表,也是古代贡品(如玉桂)。其全身可入药,文化价值极高,成为广西文化符号。
-
文人雅称的演变
唐代韩愈在《大明一统志》中称广西为“八桂”,并以此指代桂林府。明代广西划分为八府后,“八桂”逐渐演变为全称,文人以八桂称广西,形成文化传统。
三、历史演变
-
从“桂林”到“八桂”
明代广西设八府后,“八桂”成为全称,而“桂林”仅指府治所在地。清代以后,“八桂”成为广西的固定别称。
-
现代延续
南宁作为广西首府,别称“绿城”“邕城”,但“八桂”作为雅称仍被广泛使用,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八桂”是广西简称的文化根基,既承载着自然地理特征,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