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创制了36个逐瘀汤方剂,涵盖全身各部位的瘀血证候。以下是主要方剂的组成及功效:
一、血府逐瘀汤(19条适应症)
-
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
功效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痛、头痛、失眠、心悸等瘀阻胸臆证
二、膈下逐瘀汤(19条适应症)
-
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元胡、五灵脂、延胡索、香附、牡丹皮、乌药、枳壳
-
功效 :针对膈下瘀血引起的胁痛、腹痛,兼以活血化瘀、行气宽中
三、少腹逐瘀汤(19条适应症)
-
组成 :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延胡索、小茴香、肉桂、干姜、蒲黄、没药
-
功效 :主治少腹寒凝血瘀导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积聚
四、通窍活血汤(19条适应症)
-
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
-
功效 :活血通窍,主治头面部瘀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
五、身痛逐瘀汤(19条适应症)
-
组成 :桃仁、当归、川芎、红花、秦艽、羌活、独活、寄生、牛膝、地龙、柴胡、甘草
-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适用于痹证(如肩背疼痛、腿脚麻木)
六、会厌逐瘀汤(19条适应症)
-
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甘草、生地、柴胡、桔梗、玄参
-
功效 :专治咽喉瘀血引起的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补充说明
-
血府逐瘀汤 :常加牛膝引血下行,气虚者配伍参耆
-
膈下逐瘀汤 :瘀血较重者加五灵脂、延胡索增强化瘀力
-
少腹逐瘀汤 :寒凝血瘀者需配伍干姜、肉桂温经散寒
以上方剂均以活血化瘀为核心,结合具体部位病机加减应用。临床需根据舌象、脉象及症状综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