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状鳞状宫颈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乳头状鳞状宫颈癌是宫颈癌的一种病理类型,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吸烟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等,还需做好日常护理。 1. 病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主要病因,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小于16岁、早年分娩、多产等增加患病风险,吸烟会降低免疫力,促使癌症发生。 2. 症状: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排液。 3. 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患者,根据情况可选择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等。 4. 放化疗:放疗适用于各期患者,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常用药物有顺铂、卡铂,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5. 日常护理:保持良好心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定期复查。 乳头状鳞状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上有多种方式,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并做好日常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下巴错位很疼怎么办

下巴错位疼痛原因多样,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外伤、咀嚼习惯不良、关节先天发育异常和精神压力过大等。日常可通过避免过度张口等缓解,严重时可选择医美方式治疗,如A型肉毒毒素注射、关节腔冲洗术等,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且各有风险。治疗后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张口,按医嘱护理、定期复查,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高危型hpv16阳性是什么意思

高危型HPV16阳性指感染人乳头瘤病毒16型这一高危型别。HPV有200多种型别,部分与癌症相关,HPV16致癌风险较高。多数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可清除病毒,无症状;若持续感染,可能使子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甚至发展成宫颈癌,但这一过程需数年至数十年。不过,感染不意味着一定会患癌。患者应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处理病变。

科普文章 2025-03-22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是卵巢癌特殊类型,恶性程度低、生长慢、预后好。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因素有关。早期多无症状,进展后会有腹胀、腹痛等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常用紫杉醇、卡铂,靶向治疗可用奥拉帕利。虽预后较好,但仍要定期复查。重视该疾病,了解相关知识并选合适方案治疗,利于患者康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肉鼻子如何进行整容

肉鼻子指鼻头软组织肥厚、皮下脂肪多,外观圆润肥大。其成因包括遗传、油脂分泌旺盛、不良习惯、肥胖、外伤愈合组织增生等。日常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改善。医美方式有注射 A 型肉毒毒素、玻尿酸填充、鼻头和鼻翼缩小术、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等,但各有维持时间和风险。术后需做好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食物,按医嘱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22

卵巢乳头状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乳头状瘤属卵巢上皮性肿瘤,多为良性但有恶变可能。其发病与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患者常出现腹部包块、腹痛等症状,肿瘤压迫周围组织还会引发尿频、便秘。治疗上,小的良性瘤可定期复查,大的或有恶变倾向的需手术切除。术后依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辅助治疗,患者需定期复查以监测恢复,整体应重视病情变化。

科普文章 2025-03-22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多为良性,好发于绝经后女性,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包块、腹痛、腹胀,以及月经紊乱等内分泌失调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会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选择术式。良性者预后良好、复发率低,恶性者较差。建议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是特殊的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丰富,多为良性但极少数可能恶变。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雌、孕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月经异常、腹痛等表现。治疗上,小且无症状者可定期复查,有症状或肌瘤较大可手术,也可用药物缓解症状,用药需遵医嘱。患者应关注自身情况,定期体检,异常时及时就医选合适方案。

科普文章 2025-03-22

做埋线双眼皮后怎样快速消肿

埋线双眼皮术后肿胀属正常,由手术创伤、炎症刺激及个体差异导致。消肿方式多样,生活中可冰敷、热敷,保证睡眠、少盐饮食,也可用消肿眼膜;医美手段有红蓝光照射、超声波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维持时间和风险不同。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注意休息和饮食。若消肿时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无创DNA和羊水穿刺是什么

无创DNA和羊水穿刺是针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重要产前检查手段。无创DNA是无创筛查方法,孕12周后可检测,能评估胎儿患三大染色体疾病风险,安全但不能作最终诊断。羊水穿刺是有创诊断技术,孕16 - 22周进行,诊断准确性高,但有流产、感染等风险。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依自身情况选合适检查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3-22

打完瘦脸针五天后脸一边大一边小怎么办

打完瘦脸针五天后脸一边大一边小不一定异常,起效需时间,可能因注射剂量不均、吸收差异、咀嚼习惯等导致。解决方法多样,如调整咀嚼习惯、按摩、热敷、射频治疗、A型肉毒毒素补充注射等,各有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若选择再次注射或医美治疗要选正规机构和医生,恢复时注意多方面细节,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卵巢梭形细胞肿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梭形细胞肿瘤细胞形态呈梭形,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随肿瘤增大,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部肿块、月经异常等。治疗以手术为主,还包括化疗、放疗。预后因肿瘤性质和分期而异,良性肿瘤术后预后好,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预后相对好。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早治很关键。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指子宫有两个或以上平滑肌瘤,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有关。较小肌瘤多无症状,较大或数目多会导致月经异常、腹痛等。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诊断。治疗上,无症状者定期复查,有症状可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患者日常需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复查,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眼睑腺囊肿手术后复发怎么办

眼睑腺囊肿手术后复发较常见,原因有睑板腺分泌旺盛、慢性炎症刺激、手术未完全清除囊壁等。解决方式多样,热敷、按摩眼睑、用抗生素眼膏、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等各有特点及风险。治疗后要保持眼部清洁,注意休息和饮食,若眼部不适及时就医,还需定期复查,以确保恢复良好。

科普文章 2025-03-22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是常见且恶性程度高的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环境等因素有关。早期多无症状,后期会出现腹部不适、肿块、腹水等症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结合化疗,也可尝试靶向和免疫治疗。患者需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健康生活。早发现早治疗及积极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下巴前突怎么矫正

下巴前突可能由遗传、不良口腔习惯、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导致。日常可改善习惯、进行功能训练,严重时可采取医美手段。治疗方法有正畸治疗、正颌外科手术、玻尿酸填充等,各有优缺点与风险。矫正后短期内要防伤口感染,饮食以软食为主,注意休息并定期复诊,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因个体情况不同,治疗效果也有差异。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绒毛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绒毛癌是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多继发于葡萄胎等。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营养缺乏等因素有关。症状包括阴道流血、腹痛等,转移部位会有相应表现。通过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超声等检查诊断。治疗以化疗为主,常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手术为辅。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较好,治疗后需定期复查。早诊早治可获较好疗效,患者要积极配合。

科普文章 2025-03-22

做完埋线双眼皮后如何消肿

做完埋线双眼皮后肿胀属正常,由组织损伤、炎症反应、血液循环不畅所致。解决方法多样,72小时内可冷敷,72小时后宜热敷,还可进行射频紧肤治疗、光子嫩肤、点阵激光治疗等。不过,各方法有维持时间和风险。术后护理很重要,要保持伤口清洁,注意休息和饮食。若肿胀不消或有异常,需及时就医。消肿情况因人而异。

科普文章 2025-03-22

鹰钩鼻应该如何改善

鹰钩鼻成因包括先天性鼻骨发育过度、外伤后鼻骨错位愈合、局部组织增生。日常可用化妆改善,医美方式有玻尿酸注射隆鼻、自体软骨隆鼻等。各医美方法效果维持时间和风险不同,如玻尿酸注射维持6 - 12个月,有局部肿胀等风险。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冰敷缓解不适,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以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25-03-22

下巴长火疖子应该怎么治疗

下巴长疖肿即火疖子,病因多样。细菌感染、皮肤卫生差、皮脂腺分泌旺盛、机体抵抗力下降、搔抓等都可能诱发。日常可通过清洁、饮食等改善。治疗方法有外用莫匹罗星等药物,还有红蓝光、二氧化碳激光、切开引流术、超短波治疗等。各治疗方式有不同疗程、效果及风险。治疗时要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节,若症状异常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22

子宫鳞状细胞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子宫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子宫颈癌病理类型。病因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多个性伴侣等有关。早期多无症状,进展后有阴道流血、排液等表现。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等可确诊。治疗依分期等而定,早期手术,中晚期放化疗。预防可接种HPV疫苗、定期筛查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早诊早治很关键,做好预防能降低患病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