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事后避孕药的副作用是什么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紧急事后避孕药可能会引起月经紊乱,使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经量也可能改变;还会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部分人会出现撤退性出血;也可能有头晕、乏力、乳房胀痛等症状;长期或频繁使用会影响生育功能。 1. 月经紊乱:药物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导致月经周期异常,提前或推迟都有可能,经量也可能增多或减少。 2. 胃肠道不适:服药后,很多人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症状较轻微,持续时间短。 3. 撤退性出血:通常在服药一周左右出现,出血量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 4. 其他症状:可能出现头晕、乏力、乳房胀痛等,一般会逐渐自行缓解。 5. 影响生育:长期或频繁使用紧急事后避孕药,会干扰内分泌,影响排卵,对生育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紧急事后避孕药虽能避免意外怀孕,但副作用不可忽视。它只能作为紧急补救措施,不能替代常规避孕方法。若服药后出现严重不适或月经异常长时间未恢复,应及时就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大便黑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大便黑绿色可能由食用大量绿色蔬菜、服含铁药物、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急性肠炎等因素导致。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用止泻药、抗感染及调节肠道功能。不同原因处理方式有别,如减少蔬菜摄入、停药或调整用药、促消化、调菌群、抗感染等。此外,还可能与肠道寄生虫感染等有关。日常需注意饮食与保暖,异常时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事后服用避孕药有哪些副作用

事后服用避孕药可能有月经周期改变、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月经可能提前或推迟,2 - 3个周期后多恢复正常;恶心呕吐症状轻的1 - 2天缓解,1小时内呕吐或需补服;不规则子宫出血、乳房胀痛和头晕乏力一般不严重,多会自行好转。若副作用严重或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且不能将其作为常规避孕法。

科普文章 2025-03-14

没怀孕却老是恶心呕吐是怎么回事

没怀孕却老是恶心呕吐,可能由饮食不当、晕车、精神压力大、消化不良、胃炎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咽炎、胆囊炎、药物副作用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服用晕车药、放松心情、用促胃动力药、抑酸药、抗感染治疗等。日常生活要保持规律饮食作息,减轻压力、适当运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4

连续吃两次避孕药会怎么样

连续吃两次避孕药可能带来多种不良影响,但存在个体差异。具体有月经紊乱,因激素波动使月经提前、推迟或经量异常;恶心呕吐,激素刺激肠胃加重不适;不规则子宫出血,激素致内膜不规则脱落;排卵期改变,干扰内分泌影响排卵;影响后续生育,不过通常是暂时的。若不适明显或月经异常未恢复,要及时就医,建议采用其他可靠避孕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孕期一直吐口水的原因是什么

孕期一直吐口水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嗅觉敏感度增加、饮食习惯改变、妊娠剧吐、反流性食管炎等引起,也可能是口腔炎症、心理压力大所致。治疗方法有调整饮食、保持口腔清洁、放松心情等,如针对不同原因可嚼口香糖、避免刺激气味、减少酸性食物摄入等。孕期出现此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良好心态和口腔卫生,注意饮食。

科普文章 2025-03-14

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是什么

紧急避孕药有月经改变、胃肠道不适、乳房胀痛、头晕乏力及不规则子宫出血等副作用,虽通常是暂时的,但会带来不适。月经可能提前或推迟;胃肠道会有恶心、呕吐;乳房因激素变化胀痛;还会头晕乏力;部分人有不规则出血。使用后若不适严重需及时就医,且不建议将其作为常规避孕方式,日常应选更安全可靠的避孕法。

科普文章 2025-03-14

产后大便放松疼收缩不疼是怎么回事

产后大便放松疼收缩不疼,可能由会阴撕裂未愈、便秘、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等引起,也可能是肛瘘、直肠炎等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坐浴、涂药膏、用栓剂、手术等。如会阴撕裂未愈可坐浴和涂药,便秘可调整饮食和用缓泻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产后要注意肛周清洁、适当活动、均衡饮食,观察疼痛变化,异常及时复诊。

科普文章 2025-03-14

怀孕时患有滴虫性阴道炎是怎么回事

怀孕时患滴虫性阴道炎,可能因孕期激素变化、阴道酸碱度改变、个人卫生不良、性接触传播、公共卫生设施感染等,也可能与免疫力下降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保持外阴清洁、用外用洗液、阴道局部用药、调整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不同病因治疗方式有别,如性接触传播需夫妻同治。孕妇日常要注意卫生、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3-14

怀孕总是见红的原因是什么

怀孕总是见红原因多样,常见的有着床出血、劳累过度、先兆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也可能由宫颈息肉等引起。对应治疗方法包括自行观察、卧床休息、补充孕激素、手术、化疗等。孕妇见红应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治疗。孕期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营养均衡,严格按要求产检,以便及时处理异常。

科普文章 2025-03-14

维生素C泡腾片的副作用是什么

维生素C泡腾片使用不当会带来多种副作用。过量服用可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量摄入会使尿酸升高,增加痛风风险;长期大量服用会提高尿路结石几率;突然停药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异常。因此,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要控制剂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若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怀孕期间自慰出血是怎么回事

怀孕期间自慰出血原因多样,包括动作粗暴损伤阴道黏膜、激素变化致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先兆流产、前置胎盘、宫颈息肉等,也可能是阴道静脉曲张破裂等。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而异,如损伤轻者可自行愈合,先兆流产需保胎等。孕妇孕期应尽量避免自慰,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产检,出现阴道出血等异常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是什么

口服避孕药有多种副作用。常见的包括月经紊乱,如经期和经量改变;胃肠道不适,像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皮肤长黄褐斑;严重时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血栓形成几率。这些副作用与药物影响激素水平、刺激肠胃、改变代谢等有关。虽然避孕药避孕效果好,但副作用不容忽视,服药者要留意身体变化,严重不适及时就医,选择避孕方式应综合考量。

科普文章 2025-03-14

雌二醇3012pg/ml的原因是什么

雌二醇3012pg/ml可能因排卵期、妊娠、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导致。排卵期和妊娠属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卵巢颗粒细胞瘤多手术切除并可能辅助化疗;下丘脑 - 垂体功能亢进可用药物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肝硬化需针对原发病治疗。此外,肥胖等也可能引发。日常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监测激素及身体指标,异常时及时就医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3-14

吃完避孕药胸部胀痛怎么办

吃完避孕药胸部胀痛较常见,可通过多种方法应对。生活上要保持良好作息、饮食,选合适内衣;可轻柔按摩胸部、热敷缓解胀痛;同时放松心情,避免因紧张加重不适。若胀痛严重、持续久或有肿块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乳腺疾病。一般胀痛会随药物代谢缓解,多数人经上述方法可改善,症状异常时应咨询医生保障乳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4

怀孕时疱疹病毒阳性是怎么回事

怀孕时疱疹病毒阳性,可能因近期感染、既往病毒潜伏激活、接触污染物品、免疫力下降、激素水平变化等引起,也可能与压力大、过度劳累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局部治疗、提高免疫力治疗、定期产检监测等。孕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严格按要求产检,以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3-14

怀孕后吃避孕药会怎么样

怀孕后吃避孕药危害大。其含有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干扰孕妇体内正常激素水平,影响胚胎生长环境。这不仅可能阻碍胎儿器官分化发育,增加先天性畸形风险,还会让孕妇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严重时可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所以孕期应避免吃避孕药,若误服需及时就医评估对胎儿的影响。

科普文章 2025-03-14

孕中期小腹疼的原因是什么

孕中期小腹疼原因多样,包括子宫增大牵拉、胎动刺激、假性宫缩、肠痉挛、先兆流产等,也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等引起。对应治疗方法有适当休息、调整饮食、局部热敷等,如先兆流产需立即就医保胎。孕妇孕期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产检。出现小腹疼痛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科普文章 2025-03-14

多吃避孕药会有什么后果

多吃避孕药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危害女性健康。具体表现为:打破激素平衡致内分泌失调,出现皮肤变差等问题;导致月经紊乱,出现周期异常、闭经等;刺激肠胃,引发恶心等不适;影响血液凝固,增加血栓风险;损害卵巢功能,影响生育。为保障健康,应避免过量服用,选择安全避孕方式,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怀孕期间经常做梦的原因是什么

怀孕期间经常做梦,原因多样。常见的有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压力大、睡眠环境不佳、饮食习惯改变、孕期贫血等,此外还可能与孕期缺钙、身体不适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调整作息、改善环境、心理疏导、适当运动和饮食调整等。不同原因对应不同治疗手段,如激素变化可心理疏导。孕妇日常要保持良好心态、作息、适度运动和均衡饮食,不适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

吃多了避孕药有什么副作用

吃多避孕药会带来多种副作用。常见副作用有月经紊乱,因激素干扰内分泌,可致月经周期、经量异常等;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肠胃不适;长期大量服用增加血栓风险,影响血液循环;还会抑制排卵,影响生育功能;也可能造成体重增加、皮肤变差。为保障健康,应避免过量服用,选择其他避孕方式,出现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