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时胎盘不出来应该怎么办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引产时胎盘不出来可采取多种处理措施。包括使用药物促进宫缩、进行手术干预等,同时要密切关注产妇身体状况并做好后续护理。 1. 药物促进宫缩:缩宫素可促使子宫收缩,有助于胎盘娩出,但必须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根据产妇身体状况确定合适剂量。米索前列醇也有类似作用,使用时要遵循医嘱,医生会依据具体情况判断用药与否及剂量。 2. 手术干预:若药物作用不明显,可能需要进行手取胎盘术,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将手伸入子宫内取出胎盘,但这有一定风险,如感染、子宫穿孔等,操作时需格外谨慎。 3. 密切观察:要持续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查看阴道出血量,因为胎盘滞留可能导致严重出血,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4. 后续护理:胎盘取出后,要做好产妇的护理工作,包括预防感染、促进子宫恢复等。 引产时胎盘不出来是比较危险的情况,需要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做好观察和护理工作,以保障产妇的健康。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胎盘前置需要注意什么

胎盘前置危险,需注意多方面问题。首先要避免剧烈运动,像跑跳、弯腰提重物等都不行,散步也要控速距。其次关注阴道出血,少量出血也要重视。定期产检可监测胎盘位置和胎儿发育,医生据此调整方案。临近分娩前置未改善可能需提前住院。孕妇及家人要了解紧急处理方法。多方面做到位才能保孕妇和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2

胎盘低置有哪些危险

胎盘低置会带来多种危险。一是出血,子宫变化时胎盘与子宫壁错位引发,出血量不定;二是早产,出血刺激子宫收缩过频过强可致;三是胎儿窘迫,大量出血影响胎儿血供致缺氧;四是胎盘植入,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致胎盘剥离难;五是产后出血,胎盘位置低使子宫下段收缩力差。这些危险相互关联,威胁孕妇和胎儿健康,需密切关注并遵医嘱管理。

科普文章 2025-02-12

胎盘植入前期有哪些预兆

胎盘植入前期有预兆。从病史看,剖宫产、多次流产刮宫、前置胎盘者易发生,因子宫肌层受损或肌层薄。无痛性阴道流血可能出现,胎盘异常附着影响血管结构致出血。子宫局部会变薄,植入部位肌层被侵蚀致结构改变。超声若发现胎盘位置异常,如覆盖宫颈内口且与肌层界限不清可能提示胎盘植入。这是严重孕期并发症,有相关情况需警惕进一步检查评估保障母婴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2-12

产后三个月掉发严重应该怎么办

产后三个月掉发严重常见,和激素水平变化、营养缺乏、精神因素等有关。激素水平下降会使头发脱落增加,这是正常生理过程。营养缺乏影响头发生长,要补充相关营养。精神因素如压力大、睡眠不足会加重掉发,需调整心态保证睡眠。头皮护理也很重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掉发,可从多方面缓解,严重时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2

产后白细胞高应该怎么办

产后白细胞高有多种原因。一是正常生理情况,产后24小时内会生理性升高,无需特殊处理。二是感染因素,若伴有发热、恶露异味、腹痛等症状,可能是感染,要就医明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可自行用药。三是身体炎症,如乳腺炎等。若白细胞轻度升高且无不适可定期复查。总之要综合考虑,生理性无需担心,有症状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2

生化妊娠流血颜色是什么

生化妊娠流血颜色多样,常见暗红色、鲜红色,也有褐色分泌物。暗红色血因胚胎着床失败脱落后血液在子宫停留氧化,流出时为暗红色;鲜红色血是出血速度快未经太多氧化流出;褐色分泌物是出血量少在生殖道留存久氧化蒸发所致。其颜色受出血量、速度、体内停留时间影响,要结合症状判断是否为生化妊娠。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孕妇肾结石疼痛应该怎么办

孕妇肾结石疼痛的缓解涉及多方面。调整生活方式上,增加饮水到每天2000 - 3000毫升、注意休息可减少晶体沉积并避免疼痛加重。物理方法中热敷疼痛部位15 - 20分钟能缓解疼痛。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就医,医生会评估结石与胎儿状况,多选择保守观察,因药物或手术可能影响胎儿。总之,孕妇要谨慎对待,必要时就医保障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孕晚期不能同房的时间

孕晚期指怀孕28周及以后,此阶段不建议同房。一是胎儿安全方面,同房可能压迫胎儿影响发育;二是孕妇身体状况,孕晚期孕妇负担重,同房增加疲劳不利于休息健康;三是可能引发早产,早产胎儿器官发育不成熟有健康风险;四是存在感染风险,孕妇生殖系统防御弱。综合多因素,怀孕28周后应避免同房以保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2

褐色月经持续半个月不干净应该怎么办

褐色月经持续半月不干净与激素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因素有关。激素失调常见,多由精神压力大等引起,可调整生活方式或遵医嘱用药;子宫肌瘤影响子宫收缩和内膜修复,确诊后小肌瘤定期复查,大肌瘤或症状明显手术;子宫内膜炎致内膜不规则脱落,感染引起,不同人群治疗不同。出现此情况要重视,排查因素,就医明确病因后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孕早期胚胎不好有哪些表现

孕早期胚胎不好有多种表现。一是阴道流血,原因可能是着床不稳或发育异常,流血量和时长不定;二是腹痛,下腹部隐痛或坠胀痛,与子宫收缩或胚胎发育不良有关;三是早孕反应异常,过强或突然消失都可能提示问题;四是激素水平异常,如hCG增长慢或孕酮低;五是超声检查异常。这些表现能反映胚胎状态,孕妇出现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2

母乳太稀应该怎么办

母乳稀不意味着无营养。可从多方面改善母乳太稀状况并需关注宝宝发育。母亲饮食上摄入富含蛋白质食物与新鲜蔬果能提高母乳质量;增加哺乳频率可使乳汁成分稳定且更营养;母亲保持良好情绪利于改善母乳质量。若宝宝发育正常则不必过忧母乳稀,反之则就医。母乳外观受多种因素影响,异常时应寻求专业帮助。

科普文章 2025-02-12

产后母乳少应该怎么办

产后母乳少可从多方面改善。产妇自身方面,要保持良好休息,身体虚弱时充足休息利于乳汁分泌,过度疲劳会影响;饮食上多摄入鲫鱼汤、猪蹄汤等富含营养食物可助乳汁分泌;生活中避免抽烟喝酒、保持心情舒畅。另外宝宝频繁有效吸吮乳头可刺激脑垂体分泌催乳素增加乳汁产量,多方面努力可增加母乳量。

科普文章 2025-02-12

月经来了二十多天还不干净应该怎么办

月经二十多天不干净属异常,与内分泌失调、妇科疾病、全身性疾病等有关。内分泌失调可因生活不规律和压力大引起,需规律作息运动;妇科疾病如肌瘤、内膜炎会致此情况,要就医检查治疗;全身性疾病影响凝血功能也会导致。出血严重时可用止血药,也可用调理药但要遵医嘱。总之要重视,调整生活习惯、就医排查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孕妇可以喝哪些饮料

孕妇可适量饮用部分饮料。白开水能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且无添加剂可随时喝;鲜榨果汁富含多种营养,但要适量且现榨现喝以防细菌滋生;牛奶含丰富营养有助于胎儿骨骼发育和孕妇免疫力提升,每天可适量饮用。孕妇选饮料应以健康营养为原则,适量饮用这些饮料对自身和胎儿发育有益。

科普文章 2025-02-12

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治疗

母乳性黄疸大多预后良好,不影响婴儿健康,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从继续母乳喂养、暂停母乳喂养、光疗等方面处理,胆红素在安全范围可继续母乳喂养,黄疸会逐渐消退;胆红素高可暂停母乳喂养24 - 48小时改用配方奶,黄疸会明显减轻;胆红素达光疗标准则进行光疗以降胆红素、减少并发症。总体为良性过程,视胆红素水平采取措施。

科普文章 2025-02-12

母乳稀应该怎么办

母乳稀不意味着无营养。保证母亲营养摄入均衡很关键,如摄入瘦肉、鱼、蛋、果蔬等富含多种营养的食物可提高母乳质量;喂奶频率影响母乳成分,按需哺乳多吸吮能改善质量;母亲身体状况如疲劳、压力大等会影响母乳质量,需休息、运动和保持良好情绪;宝宝生长发育正常说明母乳能满足需求,发育迟缓则需就医。母乳外观受多种因素影响,母亲要调整自身并关注宝宝情况。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孕妇做糖耐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孕妇糖耐检查注意事项涵盖检查前中后。检查前,三天正常饮食,碳水化合物日摄入量不少于150克,前一天避免剧烈运动,在孕24 - 28周检查为宜。检查时,需空腹8 - 14小时,喝糖水后1小时、2小时抽血测血糖。检查后,稍作休息,按压抽血部位防出血,无不适再离开。注意这些有助于结果准确,保障孕妇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孕妇糖耐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孕妇糖耐检查前在饮食、活动、检查时间等方面有诸多注意事项。饮食上,检查前3天正常饮食。活动方面,保持正常活动量。禁食要求为前一晚8点后禁食禁水8 - 14小时。检查时要按要求饮用葡萄糖溶液并按时抽血。这些注意事项对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很重要,能及时发现异常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2

月经来了十几天不停应该怎么办

月经十几天不停属异常,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内分泌失调可因生活不规律、压力大,需规律作息保持好心情。子宫肌瘤是经期延长常见原因,要就医检查确诊后确定治疗方案。子宫内膜炎影响内膜功能,要注意卫生及时就医抗炎。应尽快就医检查,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止血,要重视并调整生活、就医诊治。

科普文章 2025-02-12

孕妇有哪些禁忌食物

孕妇孕期饮食有禁忌。生肉、生鱼可能带病原体引发疾病影响母婴;酒精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致畸形;高汞鱼类汞含量高损害胎儿神经系统;未清洗蔬菜水果有残留有害物质;过量咖啡因增加流产早产风险。孕妇饮食健康影响自身与胎儿,避免禁忌食物、选择营养安全食物利于孕期顺利和胎儿健康成长。

科普文章 2025-02-1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