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时子宫有哪些变化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妊娠时子宫会在大小、形态、功能等多方面发生变化。主要包括子宫增大、形态改变、血流量增加、内膜增厚、平滑肌敏感性变化等。 1. 子宫增大: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会逐渐增大。这是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空间需求,从最初的类似梨形逐渐变为球形,到妊娠后期变为椭圆形且体积大幅增加。 2. 形态改变:子宫的形状在妊娠过程中不断变化。早期子宫仍在盆腔内,之后会逐渐升入腹腔,其前后径、横径和纵径都不断增加。 3. 血流量增加:为了给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子宫的血流量会显著增加。这有助于维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并保证胎盘的功能正常。 4. 内膜增厚:子宫内膜会增厚,为受精卵的着床和胎盘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这一过程伴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 5. 平滑肌敏感性变化:妊娠时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早期相对不敏感,随着孕期进展,敏感性逐渐增加,为分娩时的宫缩做准备。 妊娠时子宫的这些变化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理过程,是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维持妊娠以及为顺利分娩做准备。这些变化都是在体内激素等多种因素的调控下逐步发生的。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剖宫产洗澡时伤口应该怎么护理

剖宫产是切开腹部及子宫分娩婴儿的手术。剖宫产伤口洗澡护理要点包括:保持清洁干燥,洗澡后用软毛巾擦干伤口周围水分;避免揉搓,防止伤口裂开;防止感染,有异常情况不宜洗澡,正常时可用碘伏擦拭;把控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时观察伤口,有异常应停止洗澡检查。这些护理要点对伤口愈合和产妇健康很关键。

科普文章 2025-02-11

阴道疣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阴道疣病因包括局部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性生活不洁、阴道炎症、尖锐湿疣病毒感染等,也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局部皮肤破损有关。治疗有保持清洁、增强免疫、物理与手术及中药治疗。局部卫生不良需注意清洁护理,免疫力低下要调整生活作息等,不洁性生活要避免并固定伴侣,炎症要对症治疗,发现异常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晚期尿不出来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晚期尿不出来的原因包括子宫增大压迫膀胱、激素水平变化、尿道感染、膀胱结石、肾功能不全等,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盆腔肿物压迫、尿道狭窄等。治疗方法有热敷、听流水声、改变体位、按摩、增加饮水等,感染严重需用药,结石大可能手术,肾功能不全需控蛋白或用药。若出现该情况应重视,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晚期尿不自觉漏出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晚期尿不自觉漏出原因多样,包括胎儿压迫膀胱、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糖尿病等,也可能是尿道狭窄、膀胱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常见治疗有盆底肌训练等多种方法。胎儿压迫膀胱可调整生活习惯和盆底肌训练;盆底肌松弛可康复训练;泌尿系统感染用药物并多喝水;膀胱结石视情况排石或手术;糖尿病药物治疗配合饮食运动,日常要注意相关事项并关注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晚期尿不自觉漏出来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晚期尿不自觉漏出多为压力性尿失禁,可能由胎儿增大压迫膀胱、盆底肌肉松弛、激素水平变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泌尿系统感染等引起,也可能是膀胱结石、先天性尿道畸形、神经系统疾病等所致。治疗有盆底肌训练、调整生活方式等多种方法。若出现应及时就医,日常要注意清洁、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并观察异常情况。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晚期尿很黄是怎么回事

孕晚期尿黄可能由饮水过少、出汗过多、食物或补充剂影响、尿道炎、肝脏疾病等引起,也可能是膀胱炎、肾盂肾炎、溶血等所致。饮水少肾脏重吸收致代谢废物浓度升高,出汗多致水分流失肾脏减少尿液生成,食物补充剂含黄色素会影响,尿道炎炎症刺激、肝脏疾病影响胆红素代谢等。治疗有增加饮水、改善温度等多种方法,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晚期左侧胸下肋骨疼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晚期左侧胸下肋骨疼由多种原因造成,如胎儿增大、姿势不良、缺钙、肋软骨炎、胸膜炎等,也可能是肋间神经痛、外伤。胎儿增大可调整姿势、热敷缓解;姿势不良需纠正姿势、按摩;缺钙要补充营养、遵医嘱补钙;肋软骨炎可物理治疗、外用药物;胸膜炎要针对病因治疗。出现疼痛应避免剧烈运动、勿盲目用药,严重时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腹部彩超检查哪些项目

腹部彩超用于检查腹部脏器形态结构等。肝脏检查可看大小、病变及血管血流情况;胆囊检查能发现大小、胆囊壁情况与疾病;胰腺检查有助于检测炎症、囊肿和肿瘤等;脾脏检查可确定大小、形态与问题;肾脏检查能查看大小、结构和异常并评估肾血管。腹部彩超常见,可为多种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科普文章 2025-02-11

胎盘由哪些部分组成

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组成。羊膜是最内层半透明薄膜,光滑无血管等,为胎儿提供稳定环境起保护作用。叶状绒毛膜是主要结构,绒毛深入底蜕膜,是物质交换场所。底蜕膜是靠近母体面部分,其螺旋动脉变化适应胎儿发育需求。三部分紧密协同,构建特殊环境,对胎儿发育、物质交换和保护起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晚期心慌心跳加快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晚期心慌心跳加快的原因包括情绪波动、身体负担加重、睡眠不足、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是心脏疾病、低血糖。情绪波动可通过调整情绪治疗;身体负担加重需休息;睡眠不足要改善睡眠;贫血可补充营养或用药;甲亢要低碘饮食和用药。常见治疗还有休息、吸氧等,若有此情况应就医明确病因治疗,平时要注意产检等。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晚期贫血有哪些症状

孕晚期贫血有多种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还会影响胎儿发育。面色苍白源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致皮肤黏膜供血不足;头晕因大脑供血不足,突然站起或久站时更易发生;乏力是肌肉氧气和能量代谢受影响;心慌是心脏代偿机体缺氧加快跳动。其症状多,影响孕妇健康与胎儿,孕妇有症状应就医检查早诊断早干预。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晚期尾巴骨疼怎么回事

孕晚期尾巴骨疼的原因包括久坐、胎儿压迫、激素变化、尾骨损伤、骶髂关节炎等,也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久坐可致血液循环不畅,胎儿压迫可通过调整坐姿等缓解,激素变化可按摩和适度运动,尾骨损伤需多休息和热敷,骶髂关节炎要遵医嘱用药。治疗方法有热敷、按摩等,出现疼痛应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期如何避免孩子黄疸

孕期可从多方面降低孩子患黄疸风险。一是关注血型,孕妇O型血、丈夫非O型血时要加强监测。二是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三是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四是定期产检,及时发现胎儿异常。综合这些方面的措施,有助于胎儿健康发育,减少孩子出生后黄疸发生的可能。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妇发烧37.5度应该怎么办

孕妇发烧37.5度可能由身体劳累、轻度着凉、情绪波动、普通感冒、轻度感染等导致。身体劳累需调整生活节奏多休息补充营养;轻度着凉可多喝温水和物理降温;情绪波动要调节情绪多休息;普通感冒多喝温水物理降温;轻度感染多休息喝温水物理降温。还有其他原因。发烧时要关注体温变化,有其他症状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期检查认定有哪些项目

孕期检查包含多方面项目。身体基本指标检查能初步判断孕妇状况,体重异常可提示风险。血液检查涵盖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检查等,分别针对血液疾病、分娩出血风险、输血准备。尿液检查可检测尿蛋白、尿糖,关联肾脏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发育等情况。传染病检查对孕妇和胎儿健康重要。各项目相互配合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降低孕期风险。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妇发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妇发烧可能由身体劳累、着凉、激素变化、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引起,也可能源于免疫系统异常、中暑、接触过敏原等。治疗包括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休息、调整饮食、保持通风等。身体劳累需休息,着凉要多喝温水和物理降温,激素变化要调整饮食休息,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用抗病毒药,发烧应就医,勿自行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期检查认定项目有哪些

孕期检查认定项目对孕妇和胎儿健康意义重大,包括体格、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且不同孕期重点不同。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指标,体重和血压异常影响胎儿发育或提示疾病风险。血液检查可查血液疾病、预防分娩出血、避免母婴传播。尿液检查反映肾脏功能。超声检查在不同孕期意义不同。唐筛评估胎儿染色体疾病风险,检查有助于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期检查认定包括哪些项目

孕期检查包括身体指标、胎儿发育状况、传染病排查等。身体基本指标检查能了解孕妇基础状况,判断影响孕期健康因素。血液检查可查贫血、凝血、血糖等问题。尿液检查有助于发现肾脏疾病和糖尿病。超声检查查看胎儿发育情况。传染病排查对母婴健康重要。各检查在不同孕期逐步开展,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确保孕期顺利。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期溶血症有哪些症状

孕期溶血症对胎儿和孕妇有诸多不良影响。胎儿方面,会有水肿,因溶血致渗透压失衡等全身软组织水肿甚至胸腔腹腔积液;黄疸,出生后较早出现且程度可能重,源于溶血胆红素超肝脏代谢能力;贫血影响发育。孕妇可能羊水过多,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胎儿溶血后液体平衡失调有关,需密切关注孕期状况。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妇怀孕时长斑的原因是什么

孕妇怀孕时长斑多为黄褐斑,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紫外线照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肝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引起,也可能与情绪压力、生活环境改变、化妆品使用不当有关。治疗包括避免日晒、用温和护肤品、调整饮食、保证睡眠、舒畅心情等。情况复杂应就医,不同病因有相应缓解办法,日常也要注意多方面护理。

科普文章 2025-02-1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