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怎样防止黄疸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通常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孕期可通过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胎儿出生后出现黄疸的风险。主要包括合理饮食、定期产检、避免感染等方面。 1. 合理饮食:孕期要保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像菠菜、苹果等,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胎儿正常发育,减少黄疸发生风险。 2. 定期产检: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可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情况,如孕妇是否有肝脏疾病、胎儿是否有溶血等问题,以便尽早干预。 3. 避免感染:孕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预防病毒感染,像风疹病毒等感染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增加黄疸发生可能。 4. 血型检查:如果孕妇是O型血,丈夫是A型、B型或AB型血,胎儿有发生ABO溶血的可能,要做好相关检查和监测。 孕期采取多种措施有助于降低胎儿出生后出现黄疸的风险。合理的饮食能为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物质基础,定期产检可及时发现异常,避免感染能减少不良因素对胎儿影响,血型检查对特定情况有重要意义,这些措施综合起来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黄疸。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孕晚期上腹部疼痛怎么回事

孕晚期上腹部疼痛由多种原因造成,像子宫增大、激素变化、饮食不当、胆囊炎、胰腺炎等,也可能是肠梗阻、胃部肿瘤、十二指肠溃疡等。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休息、热敷、按摩、就医检查等。不同病因有各自应对方式,如子宫增大要适当休息调整姿势,激素变化需调整饮食运动。出现疼痛应就医,不要自行用药。

科普文章 2025-02-11

产后尿道括约肌痉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产后尿道括约肌痉挛原因包括分娩局部损伤、激素水平变化、泌尿系统感染、精神紧张、尿道结石等,也可能由先天性尿道畸形等引起。分娩损伤可用热敷、按摩治疗;激素变化可盆底肌和膀胱训练;感染用药物并多喝水;精神紧张需心理疏导;结石小多喝水大则手术。还有多种注意事项,症状不缓解或加重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妊娠低血压有哪些症状

妊娠低血压症状有头晕、视野模糊、恶心、疲劳、心跳加快等,体位突然改变时症状可能加重。头晕因脑部供血不足,视野模糊是眼部供血受影响,恶心源于胃肠道供血不足,疲劳是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所致,心跳加快是心脏代偿性加快供血。症状多样与身体器官供血不足有关,孕妇有症状应就医保障自身和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妇白带发黄像鼻涕一样是怎么回事

孕妇白带发黄像鼻涕状,原因包括饮水少、个人卫生差、激素变化、阴道炎症、宫颈炎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饮水少可增加饮水、均衡饮食;卫生差需加强护理;激素变化注意休息。阴道炎症如霉菌性阴道炎可用克霉唑栓等,宫颈炎可用阿奇霉素片等。有异味等伴随症状要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2-11

喝打胎药会有哪些症状

打胎药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服用后可能有腹痛、阴道出血、恶心、呕吐、乏力、头晕、腹泻、孕囊排出等症状。腹痛由子宫收缩引起,疼痛程度不同;阴道出血类似或多于月经量;恶心呕吐是药物副作用;头晕乏力与药物反应和失血有关;腹泻是药物对肠道影响。打胎药须在正规医疗场所医生指导下使用,过程需密切观察,异常时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女性小便时尿道口有灼热感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女性小便时尿道口灼热感可能由饮水少、局部卫生差、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阴道炎、尿道结石、性传播疾病等引起。饮水少可增加饮水,局部卫生差需保持清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可使用三金片、呋喃妥因等治疗。出现症状应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同时日常生活要注意排尿习惯、性生活卫生、穿着等。

科普文章 2025-02-11

喝打胎药后会有哪些症状

打胎药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服用后会有多种症状。腹痛由子宫收缩引起,疼痛程度不同;阴道出血因子宫内膜剥脱,出血量多于月经量且持续一段时间;恶心呕吐是药物刺激胃肠道的常见反应;乏力是打胎消耗能量与药物影响;头晕与药物副作用或身体不适有关。若症状严重需就医,打胎药必须在正规场所由医生指导使用。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妇白带发黄阴道里痒是什么原因

孕妇白带发黄阴道痒可能由饮水过少、个人卫生差、阴道菌群失调、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引起。饮水少可增加摄入改善;卫生差需保持清洁勤换内裤;菌群失调可调整饮食。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用药需谨慎遵医嘱,性伴侣可能需同治。孕妇应重视自身健康,勿自行用药,注意个人卫生等。

科普文章 2025-02-11

喝打胎药后有哪些症状

打胎药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服用后症状复杂多样。有腹痛,因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阴道出血,胚胎剥离所致,出血量不定;恶心呕吐是药物刺激胃肠道的常见反应;身体消耗能量会乏力;头晕腹泻为药物副作用但不一定都出现。不同个体表现不同,若有严重症状如大量出血、剧痛需立即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剖宫产后吃哪些水果好

剖宫产后可吃香蕉、苹果、橙子、草莓、猕猴桃等水果。这些水果含多种营养成分,利于身体恢复且不影响伤口。香蕉补钾、促肠道蠕动、易消化;苹果富含维生素增强免疫、助消化;橙子补维C、促伤口愈合、增食欲;草莓营养丰富、不加重肠胃负担;猕猴桃助恢复、促肠道蠕动。食用时需适量以免不适。

科普文章 2025-02-11

从怀孕到孕晚期尿液一直发黄的原因是什么

从怀孕到孕晚期尿液一直发黄的原因包括饮水过少、出汗过多、食物或维生素影响、尿道炎、膀胱炎等,也可能是肝胆疾病、泌尿系统结石等。饮水少肾脏重吸收致尿液浓缩,出汗多未及时补水也会尿液浓缩,食物或维生素影响需调整饮食,尿道炎和膀胱炎要注意卫生遵医嘱用药。若尿液发黄伴有其他症状或持续异常应就医,孕期要保持良好习惯。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期贫血应该吃哪些水果

孕期贫血指孕期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食用樱桃、红枣、葡萄、龙眼、桑葚等水果可辅助改善。樱桃富含铁元素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红枣含铁和维C可促进铁吸收;葡萄含铁且葡萄糖易吸收;龙眼有益血安神功效;桑葚富含铁和维生素。不过孕期贫血较常见,若严重应就医,不能仅靠水果解决。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六个月乳头痒脱皮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六个月乳头痒脱皮有多种原因。皮肤干燥、身体代谢加快水分流失,局部摩擦因乳房增大,激素水平变化,乳头湿疹与过敏等因素有关,真菌感染以及乳头炎、接触性皮炎、维生素缺乏等都可能导致。治疗包括保持清洁、避免搔抓、穿宽松内衣等,不同病因有不同针对性治疗,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产后和孕期屁股有刺痛感是怎么回事

产后和孕期屁股刺痛可能由久坐、激素变化、坐骨神经受压、缺钙、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也可能是骶髂关节紊乱、局部感染、梨状肌综合征等原因。久坐致血液循环不畅,激素变化影响疼痛感知或韧带松弛,坐骨神经受压、缺钙、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各有其原理。治疗有热敷、按摩、运动、补充营养等,刺痛不缓解或加重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期贫血应该吃什么补血药

孕期贫血可用药改善且要谨慎选药、遵医嘱。补血药主要有铁剂和维生素类。铁剂如硫酸亚铁可补制造血红蛋白的铁元素,改善缺铁性贫血,但过量有不良反应。维生素类中叶酸片对叶酸缺乏致巨幼细胞贫血有用,维生素B12片也可治巨幼细胞贫血,孕妇使用都要严格遵医嘱。孕期贫血常见,用药要谨慎,还要配合饮食调整。

科普文章 2025-02-11

怀孕时脖子为什么会变黑

怀孕时脖子变黑是孕期颈部皮肤色素沉着加重现象。原因包括激素水平变化、新陈代谢加快、紫外线照射、皮肤摩擦、黑棘皮病等,也可能与遗传、营养缺乏有关。治疗方法有避免紫外线直射等。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产后多会恢复,黑棘皮病治疗需遵医嘱。孕期要注意饮食均衡、睡眠充足、减少皮肤刺激等以改善情况。

科普文章 2025-02-11

孕妇突然像尿一样流出来是怎么回事

孕妇突然像尿一样流出来的原因包括盆底肌肉松弛、子宫增大压迫膀胱、饮水过多、胎膜早破、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能是阴道分泌物增多、膀胱结石、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治疗有盆底肌训练、调整饮水习惯等。盆底肌肉松弛可做凯格尔运动或康复治疗;子宫压迫膀胱可调整体位、控制饮水;胎膜早破需就医;泌尿系统感染要用药物治疗。孕妇要保持清洁,有异常症状尽快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肚子长肉像孕妇的原因是什么

腹部脂肪堆积使腹部隆起如孕妇体态,原因包括运动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久坐、内分泌失调、库欣综合征等,也可能是腹部肿瘤、腹水等。运动量少可通过有氧和力量训练改善;饮食问题需调整结构控制分量;久坐要定时活动;内分泌失调要调整生活方式或遵医嘱用药;库欣综合征要针对病因治疗。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平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科普文章 2025-02-11

肚子像孕妇一样长肉是什么原因

肚子像孕妇般长肉原因包括运动量少、饮食过量、腹部肌肉松弛、便秘、腹部肿瘤等,也可能是内分泌失调、腹水、腹部脏器肿大等。运动量少可通过有氧和无氧运动改善,饮食过量需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食量,腹部肌肉松弛可做针对性训练,便秘要改善饮食和必要时用药,腹部肿瘤视情况手术或综合治疗,发现异常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左氧氟沙星有哪些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多方面,包括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过敏、骨骼肌肉系统、肝肾功能影响。胃肠道反应有恶心等,与黏膜刺激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等,和神经传导受影响有关;过敏反应有皮疹等;骨骼肌肉系统影响可致儿童关节问题,18岁以下不建议用;肝肾功能影响表现为转氨酶、血肌酐异常。使用需谨慎,遵医嘱,有反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2-1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