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禁用中药有哪些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妊娠禁用的中药有多种。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等都是妊娠禁用的中药。这些中药可能会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严重危害,孕妇应远离含有这些中药的药物或制剂。 1. 巴豆:巴豆性热,有大毒。其峻下冷积的作用非常强烈,孕妇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强烈的肠道反应,导致剧烈腹泻,这可能会引发子宫收缩,从而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 2. 牵牛子:牵牛子也为峻下逐水药,其苦寒有毒。孕妇使用后同样容易引起剧烈的肠道反应,导致腹泻,进而影响子宫的稳定状态,危及胎儿安全。 3. 大戟:大戟是一种毒性较强的中药,具有泻水逐饮等功效。孕妇使用会影响自身的生理机能,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流产等严重后果。 4. 商陆:商陆有毒,其逐水消肿的药力较猛。孕妇使用后可能会干扰自身的水液代谢平衡,并且可能刺激子宫,使孕妇面临流产或早产的危险。 5. 麝香:麝香为开窍药,其香气浓烈。麝香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孕妇接触或使用后,容易促使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可能性。 在妊娠期间,孕妇一定要谨慎对待中药的使用,对于标明含有妊娠禁用中药成分的药物或制剂,绝对不能使用。如果需要使用中药来调理身体或治疗疾病,应寻求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合适的中药。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排卵期同房吃了紧急避孕药是否会怀孕

排卵期同房后吃紧急避孕药怀孕可能性降低但仍存在。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排卵、阻止受精和干扰着床,正常发挥作用时可降低受孕风险。不过,不同女性身体对药物反应有个体差异,且服药需在无保护性生活后的规定时间内,否则效果打折。此外,紧急避孕药不能频繁使用,会影响月经周期、导致内分泌失调等。

科普文章 2025-01-18

打胎药吃一片是否有危害

打胎药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只吃一片是否有危害取决于药物种类和身体状况等。米非司酮是抗孕激素类药物,吃一片可能有轻微不适、影响内膜、月经和生育,但因人而异;米索前列醇刺激子宫收缩,吃一片可能因药量不足致不全流产、大量出血和感染等。打胎药需医生严格指导使用,自行不按规定服用很危险,会损害身体。

科普文章 2025-01-18

怀孕吃了感冒药应该怎么办

感冒药用于缓解感冒症状,怀孕吃感冒药后的应对方法需综合所服感冒药种类、剂量、怀孕周数等因素。对乙酰氨基酚孕期使用较安全但仍需关注症状并遵医嘱产检;板蓝根适量使用可能危害不大但要注意身体反应;含利巴韦林的孕期禁用感冒药服用后情况复杂需就医。孕妇不能自行判断风险,要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人员。

科普文章 2025-01-18

打胎药吃一片有什么影响

打胎药用于终止早期妊娠,仅服一片通常无明显影响,这受药物种类、剂量和个体差异影响。米非司酮片一片不足以引发明显流产症状,需按规定用才有效果;米索前列醇片一片一般也不会立即致流产。流产药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自行或违规服用会有严重健康风险,且其使用有严格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非所有人适用。

科普文章 2025-01-18

怀孕一个月自然流产有哪些症状

怀孕一个月自然流产为妊娠未满12周胚胎停止发育并排出母体的过程。其症状包括阴道流血,开始为少量血性分泌物,颜色暗或鲜红,之后出血量可能增多;腹痛,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妊娠反应消失,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突然减轻或消失。若有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定是否自然流产并接受相应处理。

科普文章 2025-01-18

怀孕是否必须做唐氏筛查

唐氏筛查是针对胎儿染色体疾病的产前筛选检查,怀孕虽非必须做但建议做。不同情况影响做筛查的决策,年龄小于35岁风险相对低但仍有风险,家族有相关病史或既往生育过患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孕妇,胎儿患病风险高。唐氏综合征为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患病可致智力低下等严重问题,筛查虽不能确诊但可提示风险以利后续应对。

科普文章 2025-01-18

孕晚期炎症严重应该怎么办

孕晚期炎症严重需谨慎对待并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详细检查确定炎症类型与严重程度,常见检查有血常规、分泌物检查等。通常优先建议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炎症,如注意个人卫生。若炎症严重,可能要在医生严格指导下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治疗,用药依炎症类型而定,且必须严格遵医嘱,这样才能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1-18

怀孕初期能否做胃镜

怀孕初期为怀孕前12周,此期间一般不建议做胃镜。正常时,因胎儿发育关键期,胃镜可能致孕妇不适增加流产风险,且检查前用药会影响胎儿。特殊紧急情况,如孕妇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时,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后可在严密监护下做胃镜。怀孕初期孕妇特殊,检查或操作都需谨慎,其他检查治疗也应考虑母婴安全。

科普文章 2025-01-18

宫颈糜烂能否用高锰酸钾坐浴

宫颈糜烂能否用高锰酸钾坐浴取决于具体情况。单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生理现象,不建议坐浴,会破坏菌群平衡。宫颈轻度炎症时坐浴有清洁消炎作用但要谨慎,重度炎症时坐浴效果有限。宫颈病变时坐浴无治疗意义还可能延误病情。宫颈糜烂是临床征象,发现时应详查病因再确定处理方法,勿自行坐浴。

科普文章 2025-01-18

宫腔镜息肉属于小手术吗

宫腔镜息肉手术通常被视为小手术,但受息肉大小、数量、位置和患者身体状况影响。息肉小、单发且位置易处理时手术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可算小手术;息肉大、多发或位置特殊时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恢复慢,不能简单视为小手术;患者身体差时手术风险高,也不能视为小手术。该手术多数相对简单,仍需严格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

科普文章 2025-01-18

子宫憩室中药能否治好

中药对子宫憩室有改善作用,但能否治愈取决于憩室大小与症状严重程度等。较小且症状轻微者,中药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效果较好;较大憩室中药治疗效果有限;严重症状者中药只能部分缓解症状。子宫憩室不及时治疗会有并发症,若用中药治疗需到正规医疗机构让专业中医辨证论治。

科普文章 2025-01-18

宫颈囊肿接触性出血应该怎么办

宫颈囊肿接触性出血的应对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有观察、药物、物理、手术等治疗方式。出血量少、囊肿小且无其他异常可先观察并注意卫生、避免性生活;药物治疗可使用氨甲环酸止血、甲硝唑抗感染但需遵医嘱;出血多、囊肿大的较严重情况可物理治疗;若其他方法效果差或囊肿有恶变倾向则可能需手术。患者要及时就医按建议治疗并保持良好习惯。

科普文章 2025-01-18

孕妇产检是否需要空腹

孕妇产检是否空腹取决于项目。血液检查里的血糖、肝功能等项目需空腹,因进食会影响血液成分含量,干扰对空腹血糖的判断,也影响肝功能指标准确性;而常规产检项目如测量血压、体重等,以及超声检查不需要空腹,这些检查进食与否基本不影响结果,孕妇应提前了解项目按要求准备以确保结果准确。

科普文章 2025-01-18

常见月子病有哪些

月子病是女性产褥期受外界因素影响引发的疾病,常见有产后身痛、恶露不绝、自汗盗汗、缺乳、抑郁等。产后身痛因气血亏虚加外邪侵袭,恶露不绝与气虚、血热、瘀血有关,自汗盗汗由气血虚等引起,缺乳与身体虚弱或肝郁气滞有关,产后抑郁受激素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月子病与特殊生理状态有关,要注意预防,有症状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5-01-18

怀孕5个月没有妊娠线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5个月无妊娠线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小、孕妇体质特殊、皮肤弹性好、胎儿发育慢、遗传等因素导致。激素水平变化小可增加营养、适度运动调节;体质特殊需保持皮肤清洁和充足睡眠;皮肤弹性好可适度运动、保湿;胎儿发育慢要定期产检、注意休息;遗传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还有年龄、体重等因素,孕妇应保持良好心态与生活习惯。

科普文章 2025-01-18

早孕感冒咳嗽应该怎么办

早孕期间感冒咳嗽需谨慎对待。症状轻时可通过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排毒、多休息积攒精力对抗病毒、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来缓解。若症状严重,如咳嗽剧烈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评估病情决定是否用药,孕妇用药必须谨慎遵医嘱,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并采取合适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5-01-18

怀孕一个月吃避孕药为什么没有用

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避免怀孕,其作用于受孕前,阻止精卵结合或抑制排卵,受孕成功后无法终止妊娠。避孕药作用机制多为干扰受孕,如抑制排卵、改变内膜环境,但怀孕一个月受精卵已着床,这些作用不再有效。怀孕初期孕妇要关注身体变化,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并定期产检以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科普文章 2025-01-18

月子病头疼怎么根治

月子病头疼是女性产褥期多种因素引发的头疼症状,难以根治但可缓解。中医认为与气血亏虚、外感风寒有关,可通过艾灸、中药(如川芎)调理,但中药使用需遵医嘱。生活上要保证充足休息、注意头部保暖,饮食上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多方面综合措施虽不能根治,但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科普文章 2025-01-18

怀孕一个月吃避孕药为何没有用

口服甾体类激素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内膜环境、阻止精子穿透避孕。怀孕一个月时受精卵已形成,之前的避孕机制不再能阻止怀孕进程,如抑制排卵因已受精不再起作用,改变内膜环境因已着床无意义,阻止精子穿透因精卵已结合失效。怀孕早期是胎儿发育关键期,孕妇要避免有害物质,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25-01-18

怀孕后乳头和乳晕是否会变黑

怀孕后乳头和乳晕变黑是常见现象。这是因为怀孕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和胎盘生乳素等激素水平升高,刺激乳头和乳晕的黑色素细胞,使黑色素合成增加。从生理功能看,可能是为便于新生儿寻找乳头吸吮的自然适应过程。怀孕还会有腹部膨隆、乳房增大等变化,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必过度担忧。

科普文章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