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丰胸可以保持多少年

王克明
王克明 副主任医师 整形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三甲
假体丰胸是通过手术将适合患者胸廓类型的假体材料放置在胸部,以达到增加乳房体积、改善乳房外形和对称性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假体丰胸效果的维持时间在10 - 20年,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1. 假体质量:优质的假体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能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比如硅胶假体,质量好的在正常使用下,维持15 - 20年问题不大。 2. 术后护理:术后正确护理可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如避免外力撞击胸部,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等。护理得当,假体维持时间会更久。 3. 个人身体状况:不同人的身体对假体的反应不同。有些人身体排异反应小,假体与身体组织融合好,维持时间可能超过20年;反之则可能缩短。 4. 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假体稳定。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影响乳房组织健康,进而影响假体维持时间。 5.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组织会发生变化,乳房组织也不例外。这可能导致假体周围组织松弛,影响假体的稳定性和外观,一般在10 - 20年可能需要关注假体情况。 假体丰胸后可能会出现包膜挛缩、感染、假体移位等风险。术后要按照医生要求穿戴合适的胸罩,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观察假体的情况和乳房组织的健康状况。若出现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黄体酮软胶囊能推迟月经吗

通常所说月经推迟指月经周期向后延长,一般黄体酮软胶囊能推迟月经。其主要成分黄体酮为孕激素,维持月经周期需体内激素稳定,月经周期后期使用可使子宫内膜增厚延迟脱落。人体月经周期受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调节,外源性补充黄体酮会改变激素环境干扰调节机制从而推迟月经。特殊情况如考试等需推迟月经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甲羟孕酮片也可推迟月经,需遵医嘱用药不可滥用。

科普文章 2019-08-19

哺乳期来月经不规律正常吗

哺乳期来月经不规律常见于激素影响(泌乳素抑制卵巢排卵致月经不规律)、身体恢复慢(子宫内膜修复不完全)及生活习惯不良(休息不好、劳累、营养不均衡影响月经周期)。虽可能正常,但出现月经量过多等异常症状应就医,且月经不规律也可能排卵,性生活时需注意避孕。

科普文章 2019-03-03

受精后还会来大姨妈吗

受精后一般不会来月经,但少数情况会有类似月经的阴道出血。正常生理下,受精成功后子宫内膜为胚胎发育提供支持,不会周期性脱落。异常情况如受精卵着床、先兆流产、宫外孕等,可能导致阴道出血。受精后若有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着床出血通常无需处理,疾病因素导致的出血则需遵医嘱治疗,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19-08-21

妇科体检完能同房吗

妇科体检后能否同房取决于项目及身体状况。普通妇科检查无损伤且无不适可同房,需注意卫生防感染;宫颈涂片检查后 1 - 2 天再同房以防出血感染;阴道镜检查后 2 - 3 天或更久待黏膜修复后同房;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为侵入性,术后 1 - 2 周经复查确认恢复良好后才可考虑同房。体检后要密切关注身体异常,不适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决定同房。

科普文章 2019-08-15

有胎芽没胎心怎么回事

有胎芽没胎心可能由怀孕时间短、月经周期不规律、胚胎质量不佳、染色体异常、母体疾病等因素引起,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定期复查、卧床休息、补充营养、药物保胎、终止妊娠等。针对不同原因,处理方式有别,如怀孕时间短可1 - 2周后复查,胚胎质量或染色体问题常需终止妊娠。孕妇应做好日常保健并定期产检。

科普文章 2019-11-04

刨腹产和顺产哪个疼

通常所说剖腹产即剖宫产,顺产分娩时疼痛剧烈持续数小时到十几小时,产后恢复快;剖宫产术时麻醉不觉痛,术后 24 - 48 小时伤口痛,恢复慢且有风险,需综合考虑选择分娩方式

科普文章 2019-08-13

蜂巢皮秒激光要做几次

蜂巢皮秒激光利用高能量激光脉冲击碎色素颗粒改善皮肤问题,治疗次数1 - 6次,因人而异。如雀斑等浅表色斑1 - 2次,黄褐斑等深层色斑3 - 6次;小面积浅色纹身2 - 3次,大面积深色复杂纹身4 - 6次。皮肤状况和个体反应也影响次数。治疗后可能有轻微红肿、疼痛,要注意清洁、防晒,饮食忌辛辣,按医嘱复诊。

科普文章 2019-11-15

线雕鼻子和玻尿酸哪个好

线雕鼻子和玻尿酸隆鼻各有优劣,不能简单评判哪个更好。线雕是植入可吸收线提拉塑形,维持1 - 2年,适合鼻部基础稍好者;玻尿酸是注射填充,维持6 - 12个月,操作简便,适合不想开刀微调者。二者操作方式、适合人群不同。术后护理有别,且都有风险,如线体穿出、血管栓塞等,建议选正规机构和医生进行操作。

科普文章 2019-11-15

二氧化碳激光祛痣会留疤痕吗

二氧化碳激光祛痣不一定留疤,受痣大小深度、个人体质、术后护理等因素影响。若痣小且浅、非疤痕体质、护理得当,留疤可能性低;反之则增加。其原理是利用高能量激光瞬间气化痣组织,精准且对正常组织损伤小。但术后可能有红斑、水肿等,少数人会出现感染、疤痕增生。做好评估与护理,可降低留疤几率获较好效果。

科普文章 2019-11-11

孕晚期尿发黄怎么回事

孕晚期尿发黄的原因包括饮水过少、出汗过多、食物或维生素影响、尿道炎、肝脏疾病等,也可能由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引起。饮水少肾脏重吸收致代谢废物浓度升高,出汗多致尿液浓缩,食物或维生素影响代谢后使尿黄,尿道炎炎症刺激、肝脏疾病影响胆红素代谢也会尿黄。治疗方法有增加饮水、改善环境等,出现异常应就医。

科普文章 2019-10-24

初期孕妇可以吃柚子吗

初期孕妇可吃柚子,其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柚皮苷等营养成分,能增强免疫力、抗氧化,但食用要适量,过量会致胃肠道不适。孕妇应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鱼片、辣椒等,可多吃富含叶酸的绿叶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鸡蛋、牛奶等食物。

科普文章 2019-11-17

吃避孕药后流血怎么办

吃避孕药后流血较常见,可依情况处理。少量出血类似排卵期出血、无不适,是激素波动所致,做好外阴清洁即可;大量出血如月经量、伴腹痛头晕等,可能是内分泌紊乱或疾病,需及时就医治疗;若多次服药后都流血,说明身体不适应,应咨询医生换避孕方式。此外,要保证睡眠、避免劳累,多吃补铁食物。总之,不用过于惊慌,按情况应对可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19-08-06

怀孕能用暖宝宝吗

暖宝宝是取暖用品,一般不建议孕妇使用,特殊情况要谨慎对待。孕妇腹部使用暖宝宝会因局部温度升高影响胎儿发育,腰部使用可能间接影响胎儿且带来不适,四肢等部位偶尔短时间使用虽危害不大但要关注身体反应。孕期保暖应多选择穿衣物等安全方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物品。

科普文章 2019-03-16

乳房胀痛不能吃什么

乳房胀痛时需避免食用特定食物,以防加重症状。高盐食物会致水分潴留,如咸鱼等腌制食品要少吃;咖啡因饮品、高脂肪食物会影响激素平衡,应减少咖啡、油炸食品摄入;刺激性食物会刺激乳房,像辣椒等要避免;酒精会干扰激素平衡,患病期勿饮酒。合理饮食利于缓解胀痛、促进恢复,同时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态也有益症状缓解。

科普文章 2019-09-04

在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打针了怎么办

在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打针可能是因为感冒、感染、预防疾病、外伤、过敏等原因引起的,常见的治疗方式有密切观察、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羊水穿刺检查、基因检测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进行有效治疗。

科普文章 2019-11-01

下巴填充玻尿酸安全吗

下巴填充玻尿酸一般相对安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玻尿酸质量,需用合格正规产品;医生操作水平很关键,专业医生可减少损伤;个人体质方面,过敏或皮肤敏感者反应可能更明显。术后常见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一般可自行缓解。效果通常维持6 - 12个月,多次注射增加风险。建议选正规产品与专业医生,了解不良反应并做好护理,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11-11

线雕法令纹能维持多久

线雕法令纹是将可吸收线植入皮下,提拉固定皮肤、刺激胶原再生,改善法令纹、紧致肌肤,效果一般维持1 - 2年。其有提拉紧致、刺激胶原的作用,术后即可见提拉效果,刺激胶原效果随时间加强,线被吸收后效果减退,但皮肤状态仍较好。不过,术后有肿胀、疼痛、感染等风险,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食物,促进恢复。

科普文章 2019-10-23

提前发育会影响身高吗

一般情况下提前发育可能影响身高,取决于多种因素。真性性早熟因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性激素大量分泌致骨骼生长加速、骨龄提前闭合,生长周期缩短,最终身高低于正常同龄人。假性性早熟由外周性因素引起,去除病因影响可能小,未及时治疗也会影响身高。部分性性早熟对身高影响相对小,如单纯乳房早发育只是短暂发育异常,骨骼生长和最终身高不一定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孩子生长发育,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11-15

线雕隆鼻怎么样

线雕隆鼻是微创隆鼻方式,对鼻梁低平、鼻尖圆钝、鼻小柱短小等有改善效果,但因个体差异治疗效果不同。对于鼻梁低平,植入可吸收线支撑;针对鼻尖圆钝,埋线提拉塑形;鼻小柱短小则植入线体牵引固定。不过,线雕隆鼻有风险,如线体移位、感染、排异反应等。术后需注意护理,避免外力碰撞鼻部。

科普文章 2019-11-15

孕妇右边腰疼是怎么回事

孕妇右边腰疼的原因包括姿势不良、劳累过度、子宫增大、泌尿系统结石、右侧附件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姿势不良需调整姿势及腰部伸展运动,劳累过度要适当休息和热敷,子宫增大可调整体位和轻柔按摩,泌尿系统结石小的要多喝水或用药,右侧附件炎可物理治疗或用中药,孕妇要保护腰部,疼痛加重或有其他症状要就医。

科普文章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