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尿蛋白排泄的量不同,定义的加号也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每分升三十毫克的蛋白质称为尿蛋白一个加号,如果每分升100毫克的蛋白质称为两个加号,每分升300毫克定义为三个加号,每分升1000毫克定义四个加号,换句话说加号越多说明肾脏损伤的程度越重。
如果尿检中发现尿蛋白,就说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了障碍,提示存在肾脏疾病,正常人允许尿液中存在少量的小分子的蛋白质,一般二十四小时尿蛋白的排泄量不超过150毫克。
根据尿蛋白排泄的量不同,定义的加号也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每分升三十毫克的蛋白质称为尿蛋白一个加号,如果每分升100毫克的蛋白质称为两个加号,每分升300毫克定义为三个加号,每分升1000毫克定义四个加号,换句话说加号越多说明肾脏损伤的程度越重。
如果尿检中发现尿蛋白,就说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了障碍,提示存在肾脏疾病,正常人允许尿液中存在少量的小分子的蛋白质,一般二十四小时尿蛋白的排泄量不超过150毫克。
正常的胰岛素的浓度一般是5~15为单位每毫升,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试剂盒,可能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如果是刺激以后,也就是做OGTT看胰岛功能的时候,在餐后两小时的胰岛素可能会达到空腹的5~10倍。胰岛素是由胰腺的胰
血糖指的是血中葡萄糖的浓度。正常人的血糖空腹应当是小于等于5.6,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应该是小于等于7.8。如果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大于等于11.1,或者是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这种情况下诊断为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指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偏高了。糖化血红蛋白指的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葡萄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是缓慢的、不可逆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4%~6%,不同的实验室可能有
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但是大概2/3是没有症状的。如果引起以下这种情况的,就称为痛风:一种急性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另外长期发作以后导致的慢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之后,尿酸盐的结晶形成了痛风石。
肾上腺素主要作用在心脏和血管。对心脏而言,主要是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兴奋性,使心搏出量增加;对血管而言,不同部位的血管,肾上腺素的作用不一样,比如皮肤、粘膜、肾脏的血管在一定剂量下起收缩作用,而对于冠状
导致尿液酸碱度变化大的原因,主要是各种疾病,如严重的感染、腹泻,各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如酸中毒、碱中毒以及各种药物的影响,比方说氯化铵、氯化钙以及各种利尿剂,都会造成尿液ph值的变化。
尿红细胞增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血尿,是指在离心的尿沉渣中高倍镜视野下红细胞数大于三个以上,我们才称为血尿。引起血尿的原因有很多,有来自肾脏或者是泌尿系统本身的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的炎
肾盂肾炎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反复发作的肾盂肾炎。一般来说,对于急性肾盂肾炎,治疗的疗程一般是10~14天。对于慢性肾盂肾炎的病人,疗程一般是2~4周。对于病情严重、反复发作的病人,疗程会延长到6~
尿肌酐正常值范围一般是每分升四十到一百三十毫克,或者是二十四小时尿液中八点四到十三点二五毫摩尔。肌酐分为血肌酐和尿肌酐,尿肌酐指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后,由尿液排出的肌酐。
首先,要明确尿潜血的原因是什么,是肾脏疾病本身还是全身性疾病所致。临床有一种情况暂时不需要治疗。隐匿性肾炎,也称作无症状的显微镜下血尿,这种情况下暂时可以不予治疗。
尿潜血是指用化学方法检测到的尿里破碎红细胞的一种成分,它也是表示肾脏或者是输尿管,膀胱有一定的损伤或者炎症。临床经常会测到一个+、两个+、三个+,尿潜血加号的多少,并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尿酮体是人体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产生是极少的,但是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如糖代谢障碍、脂肪分解增加,或者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酮体的产生远远的多于组织的利用,就出现了酮症,进而就产生了尿酮体阳性
尿泡沫多是由蛋白尿造成的,泡沫比较细小而且很难消失。如果饮水量小,尿液浓缩或者吃了高蛋白的饮食,也会出现尿泡沫增多。尿液中泡沫增多,提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正常人排尿后也会有少许的泡沫,但是泡沫比较小而
尿常规中白细胞数增加,提示存在着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存在尿路感染,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的检查,做尿培养加药敏,做泌尿系统的B超或者泌尿系统ct,寻找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以及易感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
急性肾盂肾炎其实也是一种尿路感染,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其中的原因跟女性尿道的结构关系非常密切,女性的尿道口和阴道口,距离比较近,性生活时容易把皮肤周围的细菌,带入到尿道中,造成细菌感染,而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