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不孕不育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想知道男女不孕不育各有啥特征,男可能精子问题,女或有月经异常等情况。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男女不孕不育特征有所不同。男性可能有精液异常、性功能障碍等表现;女性特征包括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溢乳等。这些特征可能影响受孕,需关注自身情况。 1. 精液异常:男性精液量、精子数量、活力、形态等异常,如少精、弱精、无精等,会影响受孕几率。 2. 性功能障碍: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早泄、不射精等问题,导致精子无法正常进入女性体内,影响受孕。 3. 月经不调:女性月经周期、经量、经期异常,如月经提前、推迟、量多、量少等,可能反映排卵或内分泌异常。 4. 闭经:女性年满18岁尚无月经来潮,或已建立月经周期后又停止3个月以上,可能影响排卵和受孕。 5. 溢乳:非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汁分泌,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影响受孕。 男女不孕不育特征多样,男性多表现为精液和性功能问题,女性则体现在月经和内分泌方面。出现这些特征不一定就会不孕不育,但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发现问题并治疗。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人工授精成功后会出现哪些反应

人工授精成功后女性身体会有系列反应。包括月经停止,因激素变化子宫内膜不再脱落;怀孕6周左右多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乳房受激素刺激变得柔软、胀痛;新陈代谢加快易疲倦、嗜睡;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导致尿频。这些是正常变化,若有上述症状可通过试纸或就医确认,孕期需注意休息、营养均衡。

名医问答 2025-03-17

女性无月经是否能生育

女性无月经生育可能性通常较低,但有特殊情况。无月经可能因排卵异常、子宫发育不良等影响生育,正常月经周期会排卵,无月经大多排卵异常;子宫发育不良或病变也不利于胚胎着床。不过,外界因素致暂时闭经且排卵正常、疾病经治疗恢复排卵和月经者,仍有生育机会。发现月经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制定方案提高生育可能。

名医问答 2025-03-17

冻胚移植着床会有什么征兆

冻胚移植后着床征兆因人而异,常见有轻微腹痛、少量阴道出血、乳房变化、疲倦乏力、尿频等。轻微腹痛由子宫收缩引起,持续短;少量出血因胚胎植入破坏小血管,持续1 - 2天;乳房因激素变化而柔软胀痛;疲倦源于黄体素升高;尿频是因胚胎分泌激素刺激膀胱。不过,不能仅靠征兆判断着床,应以移植14天左右妊娠试验结果为准,有疑问建议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7

额部美学与自体脂肪移植问题怎样矫正

额部美学及自体脂肪移植问题可通过多种方法矫正,效果因人而异。包括自体脂肪二次填充,维持数年,有感染等风险;玻尿酸填充,维持6 - 12个月,可能肿胀瘀青;胶原蛋白填充,维持6 - 12个月,或有过敏反应;射频治疗,维持1 - 2年,有轻微疼痛等;微晶磨皮,维持数月,会有皮肤红肿等。治疗前应与医生沟通,术后遵医嘱护理,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7

移植后着床失败会出现什么表现

移植后着床失败可能有阴道出血、腹部疼痛、乳房变化消失、基础体温下降、早孕反应消失等表现。阴道出血因激素变化致内膜失支持,腹部有隐痛或坠胀,乳房胀痛等现象减轻,基础体温高温相下降,早孕反应消失。不过这些表现有个体差异,部分人无明显症状,出现症状也不一定着床失败,需专业检查确认,怀疑失败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7

纹眉第二次敷麻药的方法是什么

纹眉二次敷麻药旨在减轻疼痛,方法有直接涂抹、棉片湿敷、膏体覆盖、凝胶涂抹、喷雾喷洒法,具体方式依个人对麻药耐受程度及纹眉情况决定。各方法维持时间不同,如直接涂抹法1 - 2小时,喷雾喷洒法0.5 - 1.5小时,且各有优缺点。纹眉二次敷麻药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做好清洁,避免入眼,不适需及时咨询。

名医问答 2025-03-17

试管婴儿囊胚着床会有啥感觉

试管婴儿囊胚着床不一定有明显感觉,部分人可能出现轻微腹痛、少量阴道出血、乳房变化、疲劳嗜睡、尿频等情况。轻微腹痛类似经前感觉,少量阴道出血一般持续1 - 2天,乳房会变软胀痛,黄体素增加使人疲劳嗜睡,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导致尿频。不过这些表现无特异性,不能据此判断着床是否成功,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相关检查确定。

名医问答 2025-03-17

子宫后位生育是否轻松

子宫后位生孩子不一定容易,分娩难易主要受产力、产道、胎儿大小和胎位以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制约,子宫后位本身通常不直接决定分娩难易。产力正常协调、产道合适、胎儿大小适中胎位正常、产妇心态良好,都有助于分娩,但这些与子宫后位关联较小。因此,评估分娩难易需综合多因素,不能仅看子宫位置。

名医问答 2025-03-17

试管婴儿着床失败会出现什么表现

试管婴儿着床失败表现多样,部分人无明显症状。常见表现有月经来潮,因激素水平下降、内膜失去支持所致;还可能有少量阴道出血,颜色呈粉色、褐色等;乳房胀痛等变化会消失;部分人有下腹部轻微疼痛或坠胀感。不过,不能仅靠症状判断,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血检、超声检查等确诊。出现症状不必焦虑,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名医问答 2025-03-17

先天性子宫小是否能生育

先天子宫小是否影响生育取决于子宫大小程度、卵巢功能及内分泌状况。子宫略小、卵巢功能正常且内分泌稳定,有自然受孕可能;子宫明显偏小、卵巢功能差或内分泌异常,生育会受影响,如受孕困难或流产。总之,先天子宫小能否生育需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备孕。

名医问答 2025-03-17

绝经会出现什么表现

绝经有多种表现,影响女性身心及生殖、整体健康。月经改变是明显标志,周期、经期、经量异常后月经停止;血管舒缩症状以潮热为主,持续1 - 3分钟;精神神经症状包括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等;泌尿生殖道症状有阴道干涩、泌尿系统感染等;代谢变化可致发胖、骨质疏松。女性了解这些表现,利于应对绝经变化,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7

隆鼻有哪些方式

隆鼻方式有注射、假体、自体软骨、线雕和玻尿酸填充隆鼻。注射和玻尿酸填充操作简便,维持6 - 12个月,有局部肿胀等风险;假体和自体软骨效果持久,分别可达10 - 20年、较久,存在排异、软骨吸收等问题;线雕创伤小、恢复快,维持1 - 2年,有感染风险。隆鼻方式各有优劣,选择时需综合自身情况与医生建议谨慎决策。

名医问答 2025-03-17

黄体期白带发黄是否为正常现象

黄体期白带发黄不一定正常。正常白带为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轻微发黄且无其他不适,可能是受激素影响的正常生理变化;若发黄明显、伴异味、瘙痒等症状,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有关。此外,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也可能致白带发黄。对于轻微发黄无不适者可先观察,注意卫生;症状明显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17

隆胸有哪几种方法

隆胸可增加乳房体积、改善形态,常见方法有五种。硅胶假体隆胸维持久但有移位等风险;自体脂肪隆胸无排异,但可能脂肪吸收;玻尿酸注射隆胸安全、恢复快,不过维持短;复合隆胸结合两者优势,也有双重风险;乳房下垂矫正隆胸能改善下垂,但创伤大。隆胸有感染等风险,患者要选正规机构和医生,术后做好护理。

名医问答 2025-03-17

盆腔积液是否会引发白带发黄

盆腔积液是否导致白带发黄取决于积液性质和病因。生理性盆腔积液,如月经期或排卵期少量渗出形成的,可自行吸收,不会影响白带。病理性盆腔积液中,由盆腔炎等炎症引起的,炎症刺激可能蔓延至阴道,使白带发黄;而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破裂等病因导致的,主要表现为腹痛、出血,通常不影响白带颜色。发现白带异常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7

不育不孕症的表现有哪些

不育不孕症表现多样。女性可能有月经异常、闭经、痛经、白带异常等,像月经周期和量的改变、超过18岁无月经或停经超6个月、因疾病引发的痛经等;男性主要有精液异常和性功能障碍,如少精、弱精、勃起功能障碍等。这些表现不一定代表患病,但出现时需重视。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以提高受孕几率。

名医问答 2025-03-17

隆胸有哪些方法

隆胸方法主要有假体隆胸、自体脂肪隆胸、玻尿酸注射隆胸。假体隆胸是植入硅胶等假体,能显著增大乳房、效果持久,但有感染等风险;自体脂肪隆胸抽取自身脂肪填充,无排异、手感自然,不过脂肪会部分吸收,有脂肪液化等问题;玻尿酸注射隆胸注入玻尿酸,操作简单、恢复快,但维持时间短,有局部红肿等反应。选择时需结合自身情况与医生建议,权衡风险后决定。

名医问答 2025-03-17

老婆产后下体松弛没感觉咋处理

女性产后下体松弛常见,可通过多种方法改善。盆底肌锻炼包括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10 - 15次,还可用康复仪器辅助;生活方式调整需健康饮食、防便秘,避免久站久坐和重体力劳动,保证睡眠;严重者可考虑手术,如阴道紧缩术,但有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依实际情况选合适方法改善松弛。

名医问答 2025-03-17

白带透明且发黄是否属于正常情况

白带透明发黄是否正常需结合发黄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其他症状判断。正常生理状态下,排卵期白带受激素影响增多变透明,轻微发黄且无异味、瘙痒、持续时间短属正常。但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也会使白带发黄,还伴有异味、瘙痒、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因此,轻微发黄且无不适多正常,异常则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3-17

使用消糜栓后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使用消糜栓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用药部位可能有瘙痒、烧灼感、红肿;部分人会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加剧;阴道分泌物可能增多、性状改变;少数人会出现轻微腹痛。这些反应可能是药物刺激局部黏膜、子宫收缩或过敏导致。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用药前应了解过敏情况,用药时密切关注身体反应以保障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3-17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