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30mm严不严重

体检发现子宫内膜厚30mm,心里有点慌,也不知道这情况严不严重?
三甲
子宫内膜厚度会随月经周期变化,正常厚度一般在 5-12mm 之间,30mm 远超正常范围,相对严重。这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月经异常、不孕等问题,需及时检查治疗。 1. 厚度异常: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会在不同时期有所波动,但 30mm 已远超正常范围,可能存在病变。 2. 内分泌失调:长期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对抗,会使子宫内膜持续增厚,引发厚度异常。 3. 内膜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也会导致内膜异常增厚,有一定恶变风险。 4. 症状影响:子宫内膜增厚可能导致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等,严重时影响受孕。 5. 检查治疗: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超声、诊断性刮宫等检查,遵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厚 30mm 比较严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会对女性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没有白带是不是怀孕了

没有白带不一定意味着怀孕。怀孕虽可能使白带变化,但并非所有孕妇都有此现象。造成白带缺失的原因众多,包括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等。判断怀孕不能仅看有无白带,需结合月经情况,可使用验孕棒,也可去医院做血HCG检测和超声检查。若怀疑怀孕,要借助科学方法确认;白带异常持续,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5

没有白带是否代表怀孕

没有白带不一定是怀孕,怀孕虽可能使白带变化,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增多,不能据此判断。多种因素会导致白带减少,如内分泌失调,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致激素失衡;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不足;服用抗组胺药等某些药物抑制腺体分泌。判断怀孕要结合月经推迟、恶心等症状,通过早孕试纸或血HCG检查。若白带异常且不适,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5

子宫内膜息肉会自行痊愈吗

子宫内膜息肉有自愈可能,受息肉大小、患者年龄及内分泌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小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可能随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而排出,青春期和绝经后女性因激素环境变化,较小息肉有自愈机会,内分泌正常者息肉自愈可能性增加。但息肉较大、症状明显者一般不能自愈,需手术等治疗。建议小息肉定期复查,大息肉、症状重者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5

唐筛检查是否要空腹

唐筛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做唐筛一般无需空腹,但具体要结合实际检查项目和医院要求。早期唐筛在孕11 - 13⁺⁶周,通过超声及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对饮食无严格要求;中期唐筛在孕15 - 20⁺⁶周,检测母体血清指标,通常也不受饮食影响,不过部分医院可能同时安排需空腹项目。唐筛很重要,检查前应与医生沟通,结果异常需进一步诊断。

名医问答 2025-02-25

排卵日前三天同房是否会怀孕

排卵日前三天同房有怀孕可能。精子在女性体内存活2 - 3天,此时同房精子可等待卵子排出而受精。不过,怀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殖系统健康、精子和卵子质量等;不同女性排卵时间有波动,月经不规律者更难预测;心理压力、生活习惯等也会影响受孕。因此,不能仅依据同房时间判断是否怀孕,备孕可关注排卵,不想怀孕则要做好避孕。

名医问答 2025-02-25

孕妇空腹血糖5.6是否算高危

孕妇空腹血糖5.6mmol/L高于正常范围(3.1 - 5.1mmol/L),提示血糖异常,但不一定属于高危。仅一次该值不能判定高危,需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等结合整体情况评估。血糖持续异常会增加孕妇患病风险、影响胎儿发育。孕妇要控制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少食多餐,适当运动。若血糖不达标需治疗。总之,应及时检查、合理控糖,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25

孕妇空腹血糖5.6算高危吗

孕妇空腹血糖5.6mmol/L高于正常范围(不高于5.1mmol/L),有一定风险但不一定属高危。仅一次空腹血糖值不能判定高危,需结合糖耐量试验结果综合评估。孕妇可通过控制碳水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少食多餐来调整饮食,还可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若持续异常需及时就医,以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25

月经持续两三天结束是否正常

月经持续两三天结束大多情况下正常。正常月经周期21 - 35天,经期2 - 8天,经量20 - 60毫升。若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正常且无不适,两三天结束属正常;若突然缩短,或伴有周期紊乱、经量异常、腹痛等,可能不正常。判断需结合周期、经量及自身症状,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排查疾病,保障女性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25

是否有必要做糖耐

葡萄糖耐量试验即糖耐,一般有必要做,具体依孕妇自身情况判断。普通孕妇建议做,可筛查妊娠期糖尿病,该病会引发孕妇及胎儿不良后果;有高危因素(如高龄、肥胖、有家族史)的孕妇更有必要;低风险孕妇可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做。孕妇要重视产检,结果正常也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维持孕期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25

HPV18阳性能否同房

HPV18阳性可以同房,但要注意相关事项。HPV18具传染性,同房可能传给伴侣。病情严重程度影响同房,病情轻且无不适可适当进行,有明显病变则不建议。同房时应全程用安全套降低传播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过程中和之后要留意身体反应,有异常及时就医。患者需积极治疗、定期复查,争取早日转阴。

名医问答 2025-02-25

怀孕后排卵试纸是否持续呈强阳性

怀孕后排卵试纸不一定一直呈强阳性,需依不同阶段和个体差异判断。怀孕初期,因hCG与LH结构相似,可能使排卵试纸呈强阳性,但不同孕妇hCG上升速度有别,部分孕妇可能无此现象;中后期hCG稳定,试纸可能呈弱阳性或阴性。且不同孕妇对激素变化反应不同,检测结果有差异。排卵试纸测孕不准确,建议用早孕试纸或就医检查确认。

名医问答 2025-02-25

怀孕后排卵试纸会不会一直显示强阳性

怀孕后排卵试纸不一定一直呈强阳性,需结合怀孕阶段和个体差异判断。怀孕初期,hCG升高可能使排卵试纸呈阳性甚至强阳性,但不保证一直维持;中后期hCG水平变化,与LH交叉反应减弱,结果可能变弱。不同孕妇激素水平变化有差异,检测结果也不同。排卵试纸不能准确判断怀孕,确定怀孕需用早孕试纸或就医检查,有疑问应及时咨询。

名医问答 2025-02-25

怀孕后排卵试纸会不会一直呈强阳

怀孕后排卵试纸不一定持续强阳。怀孕初期,体内 hCG 升高,因其与 LH 结构相似,可使排卵试纸呈强阳。但随着孕期推进,hCG 水平波动,试纸结果可能改变。此外,试纸质量参差不齐、使用方法不规范,如尿液采集和浸泡时间不对,也会影响结果。因此,不能仅靠排卵试纸判断怀孕,建议到医院做血 hCG 检测和超声检查。

名医问答 2025-02-25

怀孕一个月可不可以同房

怀孕一个月通常不建议同房。怀孕初期胚胎着床不稳定,同房可能带来流产、感染风险。且孕妇身体有恶心、乏力等不适,心理也较敏感焦虑,都需悉心呵护。不过,若孕妇身体状况良好、产检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度行事。总之,是否同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孕妇和胎儿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2-25

同房三天能不能测出怀孕

同房三天通常测不出怀孕。怀孕检测依赖体内hCG水平变化,而受精卵着床后才大量分泌hCG,此过程约需6 - 7天,早期hCG含量低。检测方法有验孕棒和血hCG检测,同房三天即便结果为阴性也不能排除怀孕。因此时受精卵可能未着床,hCG水平未明显升高。建议月经推迟后用验孕棒初检,或到医院做血hCG检测,以获准确结果。

名医问答 2025-02-25

长胎盘期间是否易发生胎停

长胎盘时不一定易胎停。胎盘在怀孕10 - 12周开始形成,此阶段虽有胎停几率,但并非必然。影响胎停的因素众多,孕妇患严重疾病、胚胎染色体异常、孕期接触有害物质等,都可能增加胎停风险。总之,胎盘形成期不是胎停的决定因素,孕妇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并定期产检,保障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25

长胎盘期间是否易出现胎停

长胎盘指胎盘形成过程,此过程胎停风险因情况而异。正常时,孕妇身体好、胚胎质量佳,胎盘正常发育,胎停概率低;孕妇患严重全身性疾病,会影响胎盘功能,增加胎停可能;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胎停常见原因,即便在胎盘形成阶段也可能停育。孕妇孕期要养成良好习惯,定期产检,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5

怀孕19周能否平躺睡觉

怀孕19周偶尔平躺睡觉可行,此时子宫增大但未严重压迫血管,短时间平躺通常无明显不良影响。然而,长时间平躺会使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减少回心血量,导致孕妇不适,还影响胎盘血供。建议孕妇尽量左侧卧位,改善血液循环。不过,因个体差异,孕妇可依自身感受调整,若平躺不适需及时改变姿势,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25

抽烟喝酒后怀上的胎儿是否可以保留

抽烟喝酒后怀孕,胎儿能否保留需综合判断。烟酒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增加不良风险,但非绝对。偶尔少量抽烟喝酒影响相对小,长期大量则危害大。产检如超声、唐筛等很关键,结果正常保留可能性大,有问题需进一步评估。同时,孕妇及家属意愿也重要。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全面评估后谨慎决策。

名医问答 2025-02-25

抽烟喝酒后怀上的胎儿是否可保留

抽烟喝酒后怀孕,胎儿能否保留需综合考量。烟酒中的尼古丁、焦油和酒精会影响胎儿发育,增加异常风险,但影响程度与烟酒量、持续时间有关,且存在个体差异。孕期需做好NT检查、唐筛等产检,以评估胎儿状况。若产检无异常,孕妇及家属可考虑保留;若有严重异常,要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总之,应谨慎抉择,结合多方建议选最适合的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2-2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