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应对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不明。应对就是遵医嘱调节生活方式、用药治疗,定期复查激素和B超等。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等。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面。 1. 疾病成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基因出现异常,环境因素如不良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诱发疾病。 2. 症状表现:雄激素过高会导致多毛、痤疮等症状。持续无排卵会引起月经失调,如月经稀发、闭经等。卵巢多囊样改变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 3.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控制饮食有助于改善病情。例如,增加有氧运动,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 4. 药物治疗: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罗米芬能促进卵泡发育,但也要遵循医嘱用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病因不明且症状多样。生活方式调整对病情改善有帮助,必要时需进行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确定。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胎儿怎样吸收营养

胎儿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吸收营养,涉及多方面。胎盘功能包括物质交换、防御、合成等,可让营养到达胎儿。营养物质有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种。母体摄入食物经消化吸收后通过胎盘供应胎儿。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液在胎盘交换物质,胎儿血液经脐带血管运输营养。胎儿自身会代谢转化营养。这一复杂过程依赖多因素协同,环节关联,有问题会影响胎儿发育。

名医问答 2025-02-15

孕26周胎儿于肚子里存在哪些姿势

孕26周胎儿在腹中姿势多样。常见蜷缩状,在子宫内盘坐以节省空间;也有伸展状,可能因舒适或活动短暂出现。头的朝向可能朝上为臀位或朝下为头位,此时胎位不固定。手脚活动姿态有踢脚、伸手,手脚可弯曲或伸展。胎儿姿势受自身活动、子宫空间等因素影响,且随孕期发展还会变化。

名医问答 2025-02-15

孕26周胎儿在肚子里会是怎样的姿势

孕26周胎儿在子宫内姿势多样。关节弯曲与身体蜷缩是适应子宫空间有限、自身骨骼肌肉发育的表现。胎位有头位、臀位、横位,头位利于顺产,臀位和横位可能增加分娩难度。胎儿活动频繁,有踢腿、伸手、翻身等动作,孕妇可感知。胎儿四肢有伸展、弯曲等动作且姿态多样。这与胎儿发育、子宫空间有关,孕妇可通过产检了解胎儿情况。

名医问答 2025-02-15

附件炎吃哪些药效果好

附件炎治疗药物有抗生素和中药等。头孢曲松钠能抑制附件炎常见病原体,但使用要遵医嘱注意过敏反应;甲硝唑可抗厌氧菌,不过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需按医嘱用;金鸡胶囊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中药治疗要辨证论治。药物选择要考虑病情和个体差异,需医生指导用药才能保证效果、避免不良反应。

名医问答 2025-02-15

孕30周胎儿发育状况是怎样的

孕30周胎儿发育较成熟。体重约1500克且不断增加、皮下脂肪增多。肺肾等器官继续发育但未完全成熟。感官能力发展,能听声感光。活动频繁,因空间小动作幅度减小仍有踢腿翻身动作。胎位基本固定多头部朝下。总之,此阶段胎儿多方面有发育进展,孕妇需定期产检关注胎儿发育。

名医问答 2025-02-15

白带带血呈褐色是何原因

白带带血褐色可能由性生活剧烈、排卵期出血、放置宫内节育器、宫颈炎、子宫内膜癌等引起,也可能是子宫肌瘤、宫颈癌、内分泌失调等所致。治疗包括休息、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等,不同病因有不同治疗方式,如节育器问题可观察或用药,宫颈炎可物理或药物治疗,内膜癌需综合治疗,出现该情况应就医明确病因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15

白带带血呈褐色是怎么回事

白带带血褐色的原因包括性生活剧烈、放置宫内节育器、排卵期出血、宫颈炎、子宫内膜癌等,也可能是宫颈癌、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性生活剧烈需休息避免再次性生活且保持外阴清洁;节育器刚放置不久可观察,长时间不止血可能需取出;排卵期出血多休息即可,量大或时长可用药;宫颈炎轻的药物治疗,也可物理治疗;子宫内膜癌手术为主。女性要注意卫生并定期检查。

名医问答 2025-02-15

孕30周时胎儿发育状况怎样

孕30周胎儿发育体现在多方面。身体大小上,身长约37 - 40厘米、体重1500 - 1700克且在子宫内空间占比较大。器官发育方面,大部分成熟,肺部仍在完善。感官发育较发达,对声音和光线有反应。运动能力上活动频繁,孕妇可感胎动。皮肤变得光滑且红,皮下脂肪增多利于调节体温。孕妇可通过产检了解胎儿发育是否正常。

名医问答 2025-02-15

孕12周胎儿有哪些发育情况

孕12周胎儿发育成果显著。身体器官初步形成,心脏结构基本有了且跳动,肾脏工作,肝脏造血;初具人形,头、四肢、躯干可区分,指趾分开;有生理活动,会吞咽羊水助消化系统发育、有肢体运动但孕妇感觉不到;身长约9厘米,体重约20克。这一阶段胎儿多器官开始工作、形态具备、有生理活动,是发育成熟重要进程。

名医问答 2025-02-15

白带发黄且有腥臭味是何原因

白带黄且有腥臭味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个人卫生习惯差、性生活不洁、阴道菌群失调、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癌等都可能引起,也可能源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治疗包括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用阴道栓剂、口服抗生素、手术等。女性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阴道,规律作息饮食,性健康方面也要重视,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15

药流失败后如何补救

药流失败后多需清宫补救,涉及多方面内容。清宫可清除子宫内残留胚胎组织,由专业医生操作。术前要做超声等检查确定残留物情况与身体是否适合手术。手术有感染、穿孔、出血等风险,但正规医院经验丰富医生操作风险较低。术后要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外阴清洁、短期内禁性生活且定期复查,各环节都对女性健康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2-15

阴道痒是何原因该如何解决

阴道痒由多种原因造成,像局部清洁不到位、内裤过紧、阴道干涩、阴道炎、尖锐湿疣等,也可能是外阴营养不良、过敏、蛲虫病等。治疗方法包括保持外阴清洁、换宽松内裤等。局部清洁不到位需温水清洗,内裤过紧要更换,阴道干涩可用润滑剂,阴道炎和尖锐湿疣要遵医嘱用药,阴道痒时要避免搔抓,注意多方面卫生,增强抵抗力。

名医问答 2025-02-15

外阴整形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做

外阴整形是修复或改善外阴形态的医疗手段。手术类型包含**、**整形和处女膜修复等;适应人群有先天性外阴畸形、外阴损伤变形者和对外阴外观不满者;风险有出血、感染和外形不佳等;术后护理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定期复查。外阴整形有多种类型可满足不同需求,但有风险且术后护理重要,需谨慎抉择。

名医问答 2025-02-15

月经刚结束是不是安全期

月经刚完不一定是安全期。月经周期规律、经期短的女性,若周期28天左右,月经刚完可能是安全期,因离排卵日远受孕率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排卵时间不固定,月经刚完也可能受孕。受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生病等因素影响的女性,内分泌受影响致排卵时间改变,也非安全期。安全期避孕不可靠,排卵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变化。

名医问答 2025-02-15

来月经前乳房胀痛每次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月经前乳房胀痛由激素波动、情绪、内衣、乳腺增生、乳腺炎等引起,也可能是乳腺纤维瘤、乳腺癌。激素波动时雌激素升高刺激乳腺增生,可热敷按摩;情绪波动影响内分泌,要保持舒畅、放松;内衣不合适压迫乳房影响血运,需更换;乳腺增生可调整作息饮食、严重用药;乳腺炎热敷清洁、必要时用抗生素。胀痛严重或有伴随症状应就医,平时要自检。

名医问答 2025-02-15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怎么回事如何应对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的慢性疾病。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内分泌、局部神经血管营养失调有关。症状常见外阴瘙痒、皮肤变白、粗糙、皲裂等。一般治疗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药物治疗如丙酮酸油膏、复方维生素A膏,使用需遵医嘱。这是较复杂疾病,治疗上一般治疗为基础,药物治疗要谨慎。

名医问答 2025-02-15

宫颈粘液栓要排几回

宫颈粘液栓通常只排一次,少数排2 - 3次。它是粘稠的无色或黄色透明稠液,能封闭宫颈管保护胎儿。临近分娩宫颈变化时会排出,是分娩将开始的征兆。若排出次数多且伴有阴道出血、腹痛等异常,可能预示早产等情况需就医。孕期要定期产检以便发现问题,还要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影响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5

外阴炎是怎么引起的如何应对

外阴炎为外阴皮肤或黏膜炎症病变。病因有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刺激,紧身衣物摩擦、卫生不良、过敏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如阴道炎时会刺激外阴,尿液粪便残留也有刺激,紧身化纤内裤等使局部温湿度增加利于细菌滋生,不注意清洁易滋生细菌,过敏于某些物质也可致病。治疗要保持清洁干燥、对因处理、必要时用药。明确病因避免诱发因素,必要时用药可改善症状。

名医问答 2025-02-15

月经血很少但一直不停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月经血少且不走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子宫内膜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腺肌病等,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调节情绪、热敷、刮宫、激素调节药物等。不同病因有不同的针对性治疗,如抗生素治内膜炎、避孕药治多囊等,出现这种情况应就医并遵医嘱。

名医问答 2025-02-15

功能性子宫出血该用什么药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使用氨甲环酸、云南白药治疗。氨甲环酸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对减少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出血量有作用,但要按医嘱确定剂量疗程,过量有不良反应。云南白药有化瘀止血功效,能改善出血症状,使用也需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必须由医生评估病情后按医嘱使用,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

名医问答 2025-02-1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