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如何服用可推迟月经

想推迟月经,听说能吃黄体酮,可不知道具体怎么吃,比如吃多少、什么时候开始吃、吃多久。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如果想用黄体酮推迟月经,一般需要在预计月经来潮前开始服用,且需要连续服用,具体的服用方式和剂量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 1. 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类药物。正常情况下,女性月经周期受体内激素水平的调控,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会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如果补充外源性的黄体酮,就可以维持子宫内膜的分泌状态,从而推迟月经。通常会在预计月经来潮前3 - 5天开始服用黄体酮。 2. 常见的服用方法是口服,不过具体的剂量有所不同。例如,黄体酮胶囊,一般每天服用的剂量可能在100 - 200毫克,分2 - 3次服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每天的服用剂量可能在8 - 10毫克,也是分2 - 3次服用。但这些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月经周期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服用时长,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引起月经紊乱等不良后果。 用黄体酮推迟月经时,要明白这是一种人为干预月经周期的行为,需要谨慎操作。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并且,不建议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推迟月经,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内分泌功能,进而影响月经周期的规律性。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吃什么药能够迅速绝经

不存在能马上绝经的药物。正常绝经源于卵巢功能衰退与雌激素分泌减少,强行用药终止月经会干扰内分泌,引发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导致月经紊乱、不规则出血,还影响其他器官,增加心血管病、骨质疏松风险。特殊医疗情况可用药调节月经,如甲羟孕酮、达那唑,但需遵医嘱,总之不应寻求速达绝经的药物,干预月经要听医生的。

名医问答 2025-02-07

滴虫性阴道炎吃什么药

滴虫性阴道炎可用甲硝唑、替硝唑治疗。甲硝唑常用,能直接杀灭阴道毛滴虫,但有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用药时忌饮酒。替硝唑作用机制相似,不良反应可能较轻。除口服药外,还需局部用药与注意个人卫生。治疗时应避免性生活,性伴侣也需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名医问答 2025-02-07

宫腔镜的适应症有哪些

宫腔镜适应症包含多种子宫内异常情况。异常子宫出血时可明确病因,子宫内膜息肉能看清并切除,黏膜下肌瘤可诊断和切除小肌瘤,宫腔粘连能判断并分解粘连,子宫畸形可联合腹腔镜评估,不孕不育检查可找影响受孕因素。宫腔镜在这些方面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可让医生直观了解宫腔情况精准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7

入盆会出现哪些症状

入盆后有多种症状。腹部形状改变,圆润腹部有下坠感且最高点下移;有坠胀感,行走或久站时更明显;尿频,因对膀胱压迫增大;呼吸可能轻松,胎儿不再向上顶压膈肌;假性宫缩增多但无规律且强度弱。不同孕妇症状可能不同且程度有差异,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07

妇科出血的止血药有哪些

妇科出血可使用氨甲环酸、云南白药止血,不过要遵医嘱。氨甲环酸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用于月经过多等,有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医生会依患者年龄、状况、出血原因决定是否使用及剂量。云南白药有化瘀止血功效,使用时要谨慎,有过敏等反应要就医。妇科出血原因复杂,止血药是对症处理,要先明确病因治疗,出血量大或时间长要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过长该吃哪种止血药

月经过长由多种原因导致,像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不能仅靠止血药解决,要先就医明确病因。氨甲环酸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使用要遵医嘱,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云南白药化瘀止血,使用也需医生指导。月经过长应重视,不能自行买药止血,止血是对症,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才是根本。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过长吃什么止血药

月经过长由多种原因造成,像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不能擅自用止血药。氨甲环酸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但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要遵医嘱确定剂量和疗程。云南白药可化瘀止血辅助治疗出血疾病,不同人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差异也要听医生建议。月经过长应重视,就医查明原因后合理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7

备孕二胎有哪些检查要做

备孕二胎需做多方面检查。常规身体检查涵盖体格、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检查,可了解基本健康状况、排查血液问题、泌尿系统及肝肾疾病、孕期可能加重的血脂血糖问题。生殖系统检查包括女性妇科检查、男性精液检查。传染病检查如乙肝等可阻断母婴传播。甲状腺功能检查可避免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做好检查可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淋漓不尽该吃什么药

月经淋漓不断由多种原因所致,像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内分泌失调时激素失衡影响内膜生长脱落,葆宫止血颗粒、云南白药可用于内分泌失调性子宫出血,但需遵医嘱。子宫肌瘤影响子宫正常收缩致月经异常,药物治疗需谨慎评估。子宫内膜炎需抗炎治疗。总之,此症状应就医检查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7

二胎备孕要做什么检查

二胎备孕需做多种检查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常规身体检查含血压、血糖、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血压异常有妊娠期高血压风险,血糖异常影响胎儿发育,贫血影响营养供应,泌尿系统问题可由尿常规发现。生殖系统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性激素六项检查。传染病检查涵盖乙肝、梅毒、艾滋病检查,母婴传播可防范。全面检查能发现问题保障孕期顺利和宝宝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量多且有血块吃什么好

月经量多有血块不能仅靠食物或药物解决,要先明确原因,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疾病所致。饮食上可多吃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多吃含维生素食物如橙子等富含维C的果蔬和菠菜等含维K的绿叶蔬菜。药物方面遵医嘱可使用云南白药、葆宫止血颗粒。若持续存在或伴有不适需就医,饮食和药物只是辅助手段。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量多且有血块吃什么比较好

月经量多有血块,可能由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或内分泌失调等功能性原因引起。饮食上可多吃富含铁元素(如动物肝脏、菠菜)及活血化瘀(如山楂、玫瑰花)的食物。药物治疗方面有云南白药、葆宫止血颗粒,但都需遵医嘱使用,医生会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用法用量。饮食调整起辅助作用,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不可自行用药。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量多有血块适宜吃什么

月经量多有血块不能仅靠食物或药物改善,要先明确原因。正常生理现象如子宫内膜剥脱较多较快时会出现,无需药物治疗,饮食上可多吃富含铁元素的动物肝脏、蛋白质丰富的鸡蛋。疾病因素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不能仅靠饮食,要就医诊治,如肌瘤小可遵医嘱用宫血宁胶囊、云南白药胶囊,情况复杂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7

真宫缩会有哪些症状

真宫缩症状有规律腹痛、腹部发硬和宫颈变化。规律腹痛间隔时间渐短、疼痛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且从子宫顶部向下蔓延。腹部发硬在宫缩时像木板,与宫缩同步。宫颈变化包括宫颈管消失和宫口扩张,需医生检查确定。真宫缩是分娩重要信号,孕妇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联系医生或前往医院确保母婴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量多头晕吃什么好

月经量多致头晕可能因失血过多引发贫血,可饮食补充营养改善。饮食上,多吃含铁食物如猪肝、黑木耳,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肉,含维生素的果蔬如橙子、菠菜。药物方面,确诊缺铁性贫血可用硫酸亚铁,气血两虚头晕可用复方阿胶浆,都需遵医嘱。若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应就医,还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2-07

真宫缩会出现哪些症状

真宫缩是分娩重要标志,症状包括规律腹痛、子宫变硬、疼痛渐强。规律腹痛开始间隔长,后逐渐缩短,由子宫肌肉收缩引起且从顶部向下段扩散;宫缩时子宫变硬如硬球可触摸感知;疼痛从轻微不适渐变为难以忍受。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了解症状有助于孕妇及家人判断是否即将分娩,做好去医院等准备工作。

名医问答 2025-02-07

真正宫缩会有哪些感觉

宫缩的主要感觉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紧发硬且具有规律性。下腹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且随产程加剧。发紧发硬如同腹部被箍住,触摸可感觉子宫变硬,与疼痛相伴且规律出现。宫缩开始间隔长,如10 - 20分钟一次,持续15 - 30秒,之后间隔缩短至2 - 3分钟一次,持续30 - 60秒。产妇有此感觉应就医准备分娩。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量多可以吃什么药止血

月经量多可使用氨甲环酸、云南白药止血但要遵医嘱。氨甲环酸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医生指导下使用可减少月经量,不过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云南白药有化瘀止血等功效,符合指征时可止血,也有使用注意事项。月经量多应重视,除用药止血外要就医查明病因,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量多吃什么药可以止血

月经量多可使用氨甲环酸、云南白药止血且需遵医嘱。氨甲环酸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用于月经量多可减少经量,但有严格适应证与禁忌证,血栓倾向者可能不适用。云南白药有化瘀止血等功效,对月经量多可能有止血作用,使用时需谨慎,可能存在过敏情况。月经量多需重视,可能要查病因,若持续或伴有不适要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7

孕期宫缩会有什么感觉

孕期宫缩感觉因人而异。一是腹部发紧发硬,像腹部被收紧,可从局部蔓延至整个腹部或一开始就是整个腹部变硬。二是有轻微疼痛,类似经期隐痛或钝痛,多在下腹部,也可扩散到腰部,疼痛程度有个体差异。三是有坠胀感,站立或行走时可能更明显。宫缩感觉存在个体差异,有不确定或异常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7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