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黄体是什么有何作用

卵巢黄体是排卵后形成的结构。它能分泌激素,像孕激素,对维持妊娠、调节月经周期有重要作用。
赵晓东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甲
卵巢黄体是在卵巢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等伸入到颗粒层,在LH(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逐渐演变成的一个富含血管的内分泌腺体。其主要作用是分泌孕酮、雌激素等激素。 卵巢黄体分泌的孕酮,在女性生殖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子宫内膜来说,孕酮可以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受精卵着床,孕酮和雌激素的分泌会逐渐减少,黄体就会萎缩退化;若受精卵着床成功,黄体会继续发育成为妊娠黄体,持续分泌孕酮等激素来维持妊娠的正常进行,在妊娠早期为胚胎的发育提供稳定的内分泌环境。卵巢黄体分泌的雌激素则有助于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等。 卵巢黄体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内分泌结构,它通过分泌孕酮和雌激素等激素,在女性的正常月经周期、受孕以及妊娠早期等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为受精卵着床准备合适的子宫内膜环境,还是在妊娠早期维持胚胎的正常发育,卵巢黄体的功能都至关重要。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除紧急避孕药外还有什么避孕方法

除紧急避孕药外还有多种避孕方法。物理屏障避孕法包括男用避孕套、女用避孕套、避孕隔膜;激素避孕法有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宫内节育器避孕法含含铜宫内节育器和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还有安全期避孕、体外射精等方法。各方法特点不同,适用人群有别,人们应综合自身状况、需求等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宫颈囊肿要怎样处理

子宫宫颈囊肿处理取决于囊肿大小与症状等因素。囊肿小且无症状为常见生理现象,因宫颈腺管口堵塞黏液积聚而成,对身体无危害,无需特殊干预,定期妇科检查监测即可。囊肿大或有阴道分泌物增多、腰骶部疼痛、影响性生活等症状时需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有造口术、切除术等,术后要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处理应遵医嘱。

名医问答 2025-02-05

剖腹产手术缝合时有几层

剖腹产手术中的“缝合”是修复连接切开组织,一般缝合3到5层。手术需切开多种组织,缝合时要逐层进行,子宫切口单独缝合,特殊情况会调整缝合层数。术后伤口若有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异常需就医。手术前后产妇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

名医问答 2025-02-05

两次剖腹产后三个月怀孕如何处理

剖宫产术后3个月再次怀孕危险,不建议继续妊娠而应终止。因术后子宫切口愈合需较长时间,3个月时可能未牢固愈合,胎儿发育使子宫增大,子宫破裂风险极高危及孕妇生命。孕妇发现这种情况要立即到正规医院妇产科,医生会根据身体状况选合适终止妊娠方式。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术后应严格避孕,间隔18到24个月再怀孕可减少风险。

名医问答 2025-02-05

卵巢囊性结构意味着什么

卵巢囊性结构为卵巢内有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状结构,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疾病表现。生理上女性正常周期中卵泡发育时是囊性结构且会随排卵变化。病理情况如卵巢囊肿,有功能性、子宫内膜异位等类型,还可能是肿瘤性的且有良恶性之分。其意义需综合多因素判断,发现后应就医评估是生理现象还是病理情况需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5

人流两个月后仍有血如何处理

人流两个月后仍出血不正常,可能由流产不全、子宫复旧不良、感染等造成。流产不全时残留组织影响子宫收缩致出血,超声确诊后可能需清宫,要正规医院操作。子宫复旧不良也会延长出血,超声可查子宫情况,要多休息、遵医嘱用促进宫缩药物。感染会因炎症刺激出血且有其他症状,确诊后要用抗生素治疗。总之要重视,就医检查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宫颈囊肿如何应对

子宫宫颈囊肿多为生理性变化,无症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妇科检查监测即可,如每年做宫颈癌筛查。多数囊肿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时腺管口阻塞,分泌物潴留所致,较小且无危害。若囊肿大或有阴道分泌物增多、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坠胀等症状则可能需治疗,可选择物理治疗如激光等或手术治疗,治疗前需经医生评估。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孕前检查发现梅毒该如何应对

孕前查出梅毒需积极应对。首先要进一步检查,做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检测确定传染性与病情活动性,梅毒不同阶段表现与预后不同。其次性伴侣也要检查,双方感染需同时治疗防止交叉反复感染。再者确诊梅毒要遵医嘱用驱梅药治疗并定期复查滴度评估效果。最后要在治愈或病情稳定后怀孕,否则会影响胎儿健康。重视这些对孕妇和胎儿健康很关键。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孕前查出梅毒该如何应对

孕前检查出梅毒需积极应对。首先要评估病情,如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滴度检测明确分期,不同分期症状与预后不同。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时要遵医嘱并定期复查滴度。伴侣也要检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梅毒未治愈前避免怀孕,以免胎儿感染梅毒产生严重后果。

名医问答 2025-02-05

剖腹产手术缝合时共几层

剖腹产手术中的“缝合”是切开组织重新连接闭合操作,通常缝合3到4层。因切口大需分层缝合,从外到内包括皮肤层、皮下脂肪层等,这样可让组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减少并发症。若缝合时异常可能调整,术后伤口异常应就医。产妇术后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按医嘱护理。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做活检是指什么

子宫活检是从子宫获取组织样本做病理检查确定是否病变。当有异常子宫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影像学发现子宫可疑占位等情况时会被考虑。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结构明确病变性质,对判断良恶性有帮助。这一检查对子宫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判断很重要,在诊断流程中是关键步骤,对精准诊断和合理治疗意义不可替代。

名医问答 2025-02-05

怀孕一个月自然流产的应对方法

怀孕28周前、胎儿不足1000g自然终止妊娠为自然流产。怀孕一个月自然流产后,要及时就医检查,超声看子宫有无胚胎残留,残留多需清宫,少可观察。身体虚弱要休息、补充营养,保持外阴清洁,家人给予心理支持,孕妇自我调节,还要密切监测身体恢复状况,有异常及时就医,多方面保障身体恢复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05

不全纵隔子宫是何种情况

不全纵隔子宫为子宫发育异常,子宫腔有未完全分隔开的纵隔,由胚胎发育时两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所致。它会影响生育功能,增加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风险,但也有女性可正常生育。其纵隔改变子宫腔形态和空间,可能干扰胚胎发育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不过因个体差异影响程度不同,需综合评估对生育和健康的影响。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腺肌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疗

子宫腺肌瘤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病变。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病理机制是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并向肌层内生长,临床表现包括月经量多、经期长、痛经加重、不孕等。治疗要综合患者症状、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轻且有生育要求可保守治疗,如用达那唑、孕三烯酮;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且药物无效可手术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选合适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腺肌瘤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应对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肌层内有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的妇科疾病。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机制是内膜基底层细胞侵袭子宫肌层,随月经周期变化出现异常改变导致。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长、痛经加重、部分不孕。治疗需根据患者症状、年龄、生育要求定,轻且有生育要求可保守治疗,重且无生育要求可手术,应个性化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孕期霉菌反复怎样才能根治

孕期霉菌性阴道炎因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大、阴道环境利于霉菌生长和用药受限而难以根治。生活护理方面,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用温水清洗、从前向后洗,勤换棉质内裤且单独清洗晾晒,避免紧身裤。治疗上,克霉唑和制霉菌素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症状消失后仍需保持习惯、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孕期霉菌反复如何根治

孕期霉菌性阴道炎难以根治,主要靠生活护理和局部治疗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生活护理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冲洗阴道、勤换棉质透气内裤且及时清洗晾晒、避免使用公共浴池浴巾、治疗期间禁性生活且伴侣有症状需同治。局部治疗可使用克霉唑栓、制霉菌素栓,但要遵医嘱。其易反复与孕期激素和阴道环境改变有关,这些措施可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05

剖腹产一个月后怀孕的几率有多大

剖宫产一个月后怀孕概率极低,约0.05% - 0.1%。因为术后身体需恢复,子宫切口未愈合、卵巢排卵功能未正常、内膜未完全修复,受孕可能性小,但异常阴道出血可能导致误判排卵。产后短时间再孕风险大,子宫破裂风险增加。所以即便无怀孕计划,产后也要做好避孕,如用避孕套或遵医嘱放节育器等。

名医问答 2025-02-05

怀孕一个月自然流产后如何处理

怀孕一个月自然流产是妊娠早期胚胎停止发育并排出母体的现象。发生后应就医,医生会检查流产是否完全。要做超声检查看子宫有无残留胚胎组织,有残留可能导致出血和感染需处理。身体虚弱要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如摄入瘦肉、鱼、果蔬等。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重视恢复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2-05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是何意该怎么办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为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肿物。处理要考虑症状、息肉大小、恶变倾向等,小且无症状可观察,大或有症状、恶变风险则需治疗。其形成与雌激素过高、炎症刺激有关。症状有月经异常、阴道流血、不孕等。诊断靠妇科超声、宫腔镜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和药物辅助,需医生根据个体精准判断,患者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