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时,需通过及时补水、调节体温、合理运动及饮食调整来缓解症状,并避免高温环境下的危险行为。
-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高温出汗易导致脱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建议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含钾的饮品(如椰子水),避免冰镇饮料刺激血管。
-
控制室内外温差:空调温度与室外温差不超过8℃-10℃,避免血管因骤冷骤热收缩或扩张。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
调整运动与作息: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或剧烈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运动前后少量多次补水,忌突然发力动作(如猛回头)。
-
清淡饮食与限盐:减少高盐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补充水分和钾元素。避免暴饮暴食,减轻心脏代谢负担。
-
警惕症状及时就医:若出现胸闷、头晕、心悸等不适,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必要时就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
夏季护心需主动预防,通过科学补水、环境调节和健康习惯降低高温对心血管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