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若出现轻微出血,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这是清除病毒、降低感染风险的核心措施。关键操作包括挤压排毒、彻底消毒(碘伏/酒精)及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即使伤口表浅也不可忽视。
- 彻底冲洗:首选20%肥皂水(碱性越强效果越好)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冲洗时挤压伤口周围帮助排出污血,避免病毒残留。
- 消毒处理:冲洗后用碘伏(0.025%~0.05%)或75%酒精消毒伤口内部,抑制病毒活性。注意伤口不宜包扎或涂抹软膏,保持开放状态更利于排毒。
- 及时就医:即使出血轻微,也需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咬伤部位靠近头面部或免疫功能较差(如儿童、孕妇),需额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后续观察:清洗后若出现红肿、化脓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接种疫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并完成全程免疫程序(通常5针)。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野狗携带病毒风险更高,任何咬伤均需按最高标准处理。切勿因伤口小而延误救治,规范处置是保命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