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若出现轻微出血,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且病毒可能通过任何破损皮肤侵入,即使伤口微小也需全程免疫。以下为关键处理要点:
- 暴露等级判定:轻微出血属于III级暴露(最高风险),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头面部、颈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优先处理。
- 伤口紧急处理: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包扎或缝合以利排毒。深伤口需医院清创。
- 疫苗接种时效:首针应在24小时内完成,采用“5针法”(当天、第3、7、14、28天)或“4针法”(当天两针,第7、21天各一针)。延迟接种仍有效,但不可中断。
- 特殊人群注意:孕妇、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被咬后需同等接种,疫苗对胎儿无危害。
- 观察与随访: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若出现严重过敏需就医。全程接种后抗体可保护6个月。
提示:野狗携带病毒风险极高,切勿因伤口小而侥幸。及时就医并保留接种记录,同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备动物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