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发作时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配合长期治疗,关键措施包括:急救药物使用(如硝酸甘油)、紧急送医、药物控制(抗血小板/降脂/降压)、介入或手术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
-
急救处理: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若症状未缓解需拨打120;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患者需保持静卧或端坐体位,避免活动,等待专业救援。
-
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 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管斑块。
- 降压/降糖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减少心血管负担。
-
介入与手术:严重狭窄血管可通过支架植入(PCI)或搭桥手术(CABG)恢复血流;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需要射频消融或起搏器植入。
-
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多吃蔬菜水果。
-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 习惯:严格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
长期康复: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心脏康复训练,结合心理辅导和营养管理,提升生活质量并预防复发。
提示:心血管疾病需个体化治疗,患者应定期复查并遵医嘱调整方案,同时警惕天气变化(如高温)对病情的影响,及时补充水分并避免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