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伤口肿胀通常表明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清洗伤口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清除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唾液和污物。清洗后,用2%-3%的碘伏或75%的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
2. 就医评估
即使伤口已清洗并消毒,仍需尽快前往医院或犬伤门诊,由医生评估伤口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疾病,一旦感染,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3. 注射狂犬疫苗
根据医生建议,在24小时内开始注射狂犬疫苗。我国推荐两种接种程序:
- 5针法: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
- 2-1-1程序:第0天接种2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
4. 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如果伤口较深或咬伤严重,可能需要额外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提供快速被动免疫。
5.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用手触摸,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肿胀或感染。
6. 预防感染
如果伤口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化脓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并采取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肿。
总结
被野狗咬伤后,伤口肿胀是感染的信号,必须尽快处理。立即清洗伤口、就医评估、按时注射狂犬疫苗是关键措施。如果伤口较深或感染严重,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务必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加重,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