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降温困倦时,优先选择天然调理方式(如艾草泡脚、穴位按摩)或对症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但需注意 药物仅缓解症状,长期疲劳需排查根本原因。以下是具体建议:
-
天然疗法更安全:艾草泡脚或艾灸能促进血液循环、祛湿散寒,缓解空调房导致的关节酸痛和困倦感;薄荷精油涂抹太阳穴可提神醒脑。孕妇和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艾草。
-
对症药物短期使用:若困倦伴随感冒症状(发热、头痛),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成人每次500mg,每日≤4次)或布洛芬(餐后服用),但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用。儿童需按体重调整剂量。
-
抗组胺药谨慎选择:氯苯那敏等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加重嗜睡,建议改用第二代药物(如氯雷他定)缓解流涕症状,且服药后避免驾驶。
-
中成药辩证使用:风热感冒可用连花清瘟颗粒,风寒感冒适用感冒清热颗粒,但两者均不可与西药退热药联用,以免增加肝损伤风险。
-
关键提示:持续困倦超过一周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心悸、消瘦)应及时就医;长期依赖药物可能掩盖潜在疾病(如贫血、甲状腺问题)。日常保持充足睡眠、适度补水和电解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