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后发热需及时测量体温、物理降温并合理用药,若持续高热或伴随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
-
测量体温与初步处理
使用体温计确认发热程度。体温低于38.5℃时,可通过多喝温水、保暖休息缓解;超过38.5℃需考虑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严格遵循药品说明或医嘱。 -
物理降温方法
用温水擦拭腋窝、额头等大血管部位,或冷敷退热贴辅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拭(儿童尤其禁忌)和过度捂热,以免影响散热或引发不适。 -
药物与就医时机
若高热反复或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尽快就医。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应谨慎,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 -
环境与预防措施
雷暴雨期间尽量避免淋雨,若已受凉,及时更换干衣物并保持室内温暖。暴雨后注意饮食营养(如维生素和蛋白质补充),增强免疫力。
雷暴雨天气易引发感冒或感染,发热时需科学应对,但预防胜于治疗——关注天气预警,做好防护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