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期间突发肠胃炎,关键应对措施包括:立即停止食用可疑污染食物或水源,补充电解质防脱水,轻症居家调理(清淡饮食+口服补液),若出现高热、血便或持续呕吐需紧急就医。
-
切断感染源
暴雨后水源易受细菌、病毒污染,务必煮沸饮用水或选择瓶装水,避免生食海鲜、未洗净蔬果。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即使外观正常也可能含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需彻底丢弃。 -
快速补液防脱水
腹泻呕吐会导致电解质流失,可配制糖盐水(500ml水+1.75g盐+10g糖)或服用口服补液盐。忌饮含糖饮料以免加重腹泻,儿童及老年人需密切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 -
阶梯式饮食调整
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食,缓解后过渡到白粥、面条等低渣半流质。避免牛奶、豆类等易胀气食物,恢复前禁食辛辣、油腻及高纤维食材。 -
谨慎用药原则
非细菌性肠胃炎无需抗生素,滥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蒙脱石散可短期缓解腹泻,益生菌辅助恢复微生态平衡。发热超过38.5℃或便血时需遵医嘱用药。 -
高危症状识别
出现持续腹痛、意识模糊、皮肤弹性差(脱水征)或24小时无尿,提示病情危重,应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建议自行处理。
雷暴雨后72小时内是肠胃炎高发期,做好食品防护与手卫生比治疗更重要。若居家处理48小时无改善,务必联系医疗机构排查霍乱、诺如病毒等潜在风险。